这首诗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对历史人物彭禹峰先生的追忆和感慨。诗人以碧鸡(昆明)的霸府和金马都堂为背景,描绘了彭禹峰先生的威严与权柄,他手握节旄,统辖万里之地,文武兼备。丹崖象征着他的疆域,彩笔则暗示其文学才华,而弓刀则代表了他的军事才能。
诗中提到的苴兰质子和僰爨降王,可能是指彭禹峰在处理边疆事务时的外交手腕,通过馈赠和安抚来维系和平。赤罽袍则可能是对当地土著首领的礼遇,显示出他的宽厚和智略。
然而,最后一句“一自渡泸人不返,冠军城结怨云高”表达了深深的哀伤,暗示彭禹峰虽然功绩显著,但因某种原因未能返回,他在冠军城(可能指某个重要据点)的壮志未酬,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高悬的怨恨。整首诗通过对彭禹峰事迹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其敬仰与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