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联“小榻新营岩瀑西,白云无路草萋萋”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出诗人新搭建的小屋位于岩石瀑布之侧,周围是白云缭绕、野草茂盛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
颔联“月明扃户野猿啸,日晏拥衾山鸟啼”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夜晚,明月当空,诗人闭门而坐,聆听远处野猿的啼鸣;白昼,阳光普照,他拥被而卧,耳边传来山中鸟儿的歌唱。这两句通过对比夜间的静谧与白天的生机,展现了山居生活的独特魅力。
颈联“积世诗书空简蠹,累朝坟墓半锄犁”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他感叹于世代积累的诗书在时间的侵蚀下变得破旧,同时又感慨于朝代更迭,许多先人的坟墓已被荒废。这两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尾联“邯郸枕畔一炊黍,堪笑古今人自迷”以幽默而略带讽刺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的质疑与反思。他借用“邯郸道上”的典故,暗示人生如梦,最终归于虚无。同时,通过“一炊黍”这一细节,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简单与平凡,进而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深思。整首诗在描绘山居生活的同时,蕴含着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