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程观生所作的《送魏忠节至京口(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魏忠节即将远行的不舍与祝福之情。
首句“夫子今行矣”,点明了友人的离别,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鄙心胡能为”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无力感,尽管心怀不舍,却也无能为力。
接着,“㴞㴞江水逝,瞻望须臾时”描绘了江水流逝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离别的不可逆转。诗人站在岸边,只能短暂地眺望,表达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迢遥三千里,何由接清姿”进一步强调了距离的遥远,以及与友人相聚的困难。诗人想象着友人远行的路程,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和思念。
“六月气如焚,械梏安可支”描述了六月炎热的天气,暗示了友人旅途中的艰难。同时,“械梏”一词也暗含了旅途中的束缚和限制,增加了离别的沉重感。
最后,“恃有冰雪心,化作清风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和祝福。即使在旅途中遭遇困难,友人的心灵依然纯净如冰雪,希望这股清风能够伴随友人,带来凉爽和安慰。
“况乃精贯日,鬼神将涖之”则是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希望友人的精神力量能够贯穿日月,得到天地间的庇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和对友人旅途安全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