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奎所作的《荅人见寄(其三)》。诗人以孤雁自比,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孤独无依的生活状态。"自伤孤雁影翩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漂泊之感,如同离群的孤雁在空中独自飞翔。"避弋南来折复旋",则暗示了他为了避开危险而不断辗转,生活动荡不定。
接下来,诗人通过"塞上牧羊几陷贼,中山寻鹤托游仙",进一步揭示了自己的遭遇,可能曾身处战乱之中,被迫放牧,甚至险些被贼人俘虏。他借寻鹤入山、向往仙道,寄托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现实困境的无奈。
"黄冠偶倩傍人正,宝剑谁为烈士捐",诗人感慨自己身披黄冠(隐士之服),无人理解或支持,同时又感叹英雄无处施展抱负,宝剑空置,未能为国为民做出贡献。
最后两句"华发秋来垂两鬓,江湖憔悴任吾年",直接抒发了诗人年华老去、身心疲惫的境况,流露出一种看破红尘、任由岁月流逝的消极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挫折时的无奈与自我安慰,具有鲜明的个人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