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虎踞峨嵋七十又二峰,看入峡出峡,荡摩日月;
龙分天姥四万八千丈,喜学山至山,会合风云。
此联描绘了峨嵋山与天姥山的壮丽景象,以虎踞龙盘之势,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神秘。
“虎踞峨嵋七十又二峰”,开篇以“虎踞”形容峨嵋山的雄壮,仿佛猛虎般稳坐山巅,俯瞰群峰。峨嵋山共有七十二峰,此处巧妙地将数字“七十二”融入形象之中,既具体又富有诗意。“看入峡出峡,荡摩日月”,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峡谷的幽深与壮阔,仿佛能荡涤日月之光,展现出峨嵋山的磅礴气势和深远意境。
“龙分天姥四万八千丈”,转而以“龙分”形容天姥山的高耸,如同巨龙般蜿蜒起伏,直插云霄,高达四万八千丈,极尽夸张之能事,凸显其巍峨壮观。接着,“喜学山至山,会合风云”,则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脉以情感,表达它们在风云变幻中相会、交流的景象,充满了动态美和和谐感。
整体而言,此联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峨嵋山与天姥山的自然景观之美,更蕴含了对大自然力量与和谐的赞美之情。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清代文人于翼如对中国山水之美的独特感悟与艺术表达。
不详
四岳云开天路大;五更日出楚山高。
一代功名缺信史;千秋庙貌傍衙官。
风雨一灯,忆从前促膝谈心,说孝说忠,快意时眉舞色飞,往事不堪回首;
云山万里,恨此日捐躯报国,将疑将信,伤怀处泪流肠断,他年谁为招魂。
寿逾古稀,交逾古稀,同病相怜,我命苟延公竟逝;
功在天下,名垂天下,鞠躬尽瘁,君恩虽厚臣无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