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孟东野闻砧(其一)

新寒昨夜至,户户传哀砧。

秋风一万里,送入游子心。

不怨军门笳,不悲关塞笛。

如何枕戈者,泪满征衣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许乃济的《拟孟东野闻砧(其一)》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新寒之夜,砧声四起,传递着家人的思念与哀愁。"新寒昨夜至,户户传哀砧",诗人以寒冷的夜晚和凄凉的砧声,渲染出一种浓厚的思乡之情。"秋风一万里,送入游子心",秋风不仅带来了凉意,更将砧声吹送到远方的游子心中,勾起了他们的离别之苦。

接下来的两句"不怨军门笳,不悲关塞笛",诗人宕开一笔,表明即使听到军中的号角和边塞的笛声,游子并未因此而生出对战争或边塞生活的抱怨或悲哀,反而更能触动他们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

最后,"如何枕戈者,泪满征衣滴",诗人以直接的情感表达收尾,揭示了那些枕戈待旦的战士,尽管身在战场,但听到砧声后,泪水仍不禁滑落,打湿了他们的征衣,表达了深深的思亲之情和战争带来的无奈与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砧声为引,展现了游子和战士们的共同情感,既有家国之思,又饱含人性的温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8)

许乃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孟东野闻砧(其二)

寄书书不达,寄衣衣欲裂。

谁将一片声,敲落千山月。

欲知声中悲,请看指上血。

血指犹可浣,柰此双鬓雪。

形式: 古风

题灵芬馆图

分湖湖水到门清,短棹移家有鹤迎。

偏解柔情为儿女,未妨傲骨见公卿。

能贫即是诗人福,下笔还妨后世名。

铁笛红楼沈醉处,为谁肠断补新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琴坞旧庐钱别频伽兼山

顽云沈沈障碧空,雷车夜发轰残冬。

雪花融液作苦雨,万感楂丫如乱峰。

入门把臂忽倾倒,今日重逢郭有道。

如何便放湖边舟,识君苦迟别君早。

延陵公子翩然来,相看身世俱尘埃。

下床动足各万里,不如且尽尊中醅。

作歌赠君君已醉,画君穷途两行泪。

悲欢聚散徒纷纷,一笑明蟾梦中坠。

形式: 古风

将有岭南之行琴坞诸君饮钱于理安寺松巅阁赋诗留别

春风欲白江上梅,春波鼓楫江边催。

故人笑指湖山好,劝我且酌黄金罍。

停桡挈榼探幽壑,残雪峰峰聚银鹤。

万竿翠竹压空亭,百丈虬松拥高阁。

倚阁长吟怯南望,酒痕狼藉增惆怅。

桄榔烟冷鹧鸪啼,明日相思阻青嶂。

此阁此会何时忘,后约更待寒梅香。

圆蟾潜吐夜潮落,江天挥手云茫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