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红儿诗(其三十九)

今时自是不谙知,前代由来岂见遗。

一笑阳城人便惑,何堪教见杜红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如今的我自然不了解这一切
前人的经验怎么可能会被遗忘

注释

今时:现在。
自是:当然。
不谙知:不了解。
前代:过去的世代。
由来:历来。
岂:怎么。
见遗:被遗忘。
一笑:微微一笑。
阳城人:指阳城(地名)的人,这里可能暗指对传统观念保守的人。
便惑:就迷惑。
何堪:怎能忍受。
教见:让见到。
杜红儿:可能是虚构的人物,也可能指代某个具有争议或引人注目的女性。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虬的《比红儿诗(其三十九)》。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嘲时事的态度。

“今时自是不谙知,前代由来岂见遗。”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当下社会和历史传承的一种无奈与不解。"今时"指的是当前的时代,而"自是不谙知"则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不理解或不认同。"前代由来岂见遗"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断裂,过去的智慧和教训似乎已经无从寻觅。

“一笑阳城人便惑,何堪教见杜红儿。”

这一句中,"一笑"可能是一种轻蔑或不屑的态度,"阳城人"则是古代比喻愚昧无知之人的说法。这里诗人用"一笑"来对待那些浅薄的人们,他们因缺乏深刻的见识而容易迷惑。而最后提到的"杜红儿"可能是一位才女或有才华之人,诗人感慨于自己如何去教导这样的人,表达了一种教育或传道的无力感。

整首诗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现实和文化传承的一种悲观态度,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收录诗词(103)

罗虬(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比红儿诗(其四十)

京口喧喧百万人,竞传河鼓谢星津。

柰花似雪簪云髻,今日夭容是后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比红儿诗(其四十一)

青史书时未是真,可能纤手却强秦。

再三为谢齐皇后,要解连环别与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比红儿诗(其四十二)

绣帐鸳鸯对刺纹,博山微暖麝微曛。

诗成若有红儿貌,悔道当时月坠云。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比红儿诗(其四十三)

薄粉轻朱取次施,大都端正亦相宜。

只如花下红儿态,不籍城中半额眉。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