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省郎潦倒今何处,败壁风生霜竹枝。
满世□□专翰墨,谁为真赏拂蛛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题为《铜官僧舍得尚书郎赵宗闵墨竹一枝笔势妙天下为作小诗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昔日尚书郎赵宗闵的感慨,他如今境遇困顿,曾经的显赫已成过往。"省郎潦倒今何处"描绘了赵宗闵的落魄,"败壁风生霜竹枝"则以风中的竹子象征他的坚韧与清高。诗中提到"满世□□专翰墨",暗示当时社会上过分追求书法技艺,但真正能欣赏赵宗闵这样才华的人却寥寥无几,"谁为真赏拂蛛丝"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惋惜,意指那些珍贵的墨宝如同蛛丝般被忽视。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设问,既赞美了赵宗闵的才情,也揭示了社会风气的浮躁,以及对艺术真谛的呼唤。黄庭坚的笔触深沉而富有哲理,展现了他对友人境遇的同情和对艺术价值的珍视。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独来野寺无人识,故作寒崖雪压枝。
想得平生藏妙手,只今犹在鬓如丝。
吴门不作南昌尉,上疏归来朝市空。
笑拂岩花问尘世,故人子是国师公。
风入村墟摇酒旆,云埋行径罢樵苏。
狐裘年少宜追猎,正有饥鹰待一呼。
雪后凭高望洛都,万峰遮眼白模糊。
相将阆苑楼台上,展尽山阴水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