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碧山陈翁夜谈口号

月轮半璧向西斜,翳眼空中几样花。

灯影无风偏自动,独吟有恨为谁嗟。

碧山春老开红杏,孤鹤田荒饿白鸦。

秋竹乱敲喧荡甚,敢传声到老仙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月色与自然景物交织的静谧画面,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月轮半璧向西斜”,以月亮的形象开始,暗示时间已至深夜,月光洒在大地上,形成半圆形的轮廓,缓缓向西方倾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翳眼空中几样花”一句,通过“翳眼”(遮挡视线)这一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云层或雾气遮蔽天空的景象,仿佛是天空中飘散着各种各样的花朵,既神秘又富有诗意。

“灯影无风偏自动”则将视角转向人间,描述了一盏灯火在微风中摇曳的情景,虽然没有风,但灯火却似乎在自行摆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引发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独吟有恨为谁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他在独自吟唱时,心中充满了遗憾,却不知向谁倾诉,这种情感的孤独感跃然纸上。

“碧山春老开红杏”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碧绿的山峦上,红艳的杏花竞相开放,预示着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孤鹤田荒饿白鸦”则通过孤鹤与饥饿的白鸦,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生存竞争与生命的脆弱,孤鹤在荒芜的田野上飞翔,白鸦因食物稀缺而显得饥饿,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寓意深刻。

“秋竹乱敲喧荡甚,敢传声到老仙槎”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秋天的竹林,竹叶在风中乱舞,发出嘈杂的声音,似乎在表达某种情绪。诗人在此处设问,是否敢让这声音传达到遥远的仙人之舟,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明末文人对生命、自然与宇宙的哲学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1)

唐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简答吴琼罗

秋花冬菊从何如,略染狂风叶又疏。

明日岂知山外暗,青松空向梦中虚。

半生未得消诗酒,千载谁为记毁誉。

正爱江边茸草厚,得同麋鹿到华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答五羊梁存吾区白斋诗笺遂和原韵(其一)

千里同心岂偶然,琴诗应许我随肩。

情如白雪宜三弄,眼见青山又几篇。

明月精神无梦扰,浮萍身世任风牵。

何时茅屋烟霞里,磨剑归来趁壮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答五羊梁存吾区白斋诗笺遂和原韵(其二)

琴诗原不浪浮名,千里无心得识荆。

阶上瑞兰应有种,匣中宝剑尚能鸣。

斯游在世真奇梦,何法于今可当情。

发白眼青天色好,江门秋月正空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答双溪兄简即步原韵

西郊有路透东郊,尘病情牵万里遥。

啼鸟不愁秋出院,好风常带水过桥。

此时酒醉醒还梦,何处山堪渔更樵。

夜半月明帘外坐,不知花影为谁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