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贞对陈眉公的赞美之作。诗中通过描绘山水、松叶、鹤唳、荻花、秋水、鲈鱼等自然景象,以及采芝、补衮等生活细节,展现了陈眉公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和人格魅力。
首联“每从山水忆音徽,遗逸如君世所稀”开篇点题,表达了诗人对陈眉公独特风范的钦佩之情。山水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宁静,而“音徽”则暗指陈眉公的名声与风度,诗人认为他的遗世独立之姿在世间极为罕见。
颔联“松叶春庭听鹤唳,荻花秋水钓鲈归”进一步描绘了陈眉公生活的场景。春天在松林中聆听鹤鸣,秋天在水边垂钓鲈鱼,这样的生活充满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体现了陈眉公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颈联“采芝自分随黄绮,补衮人争逊白衣”运用典故,将陈眉公比作古代隐士黄绮,暗示他虽有才华却选择远离尘嚣,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同时,“补衮”与“白衣”分别代表官职与平民,表达了人们对陈眉公淡泊名利、不慕荣华的态度的敬仰。
尾联“两奉徵书浑不起,冥冥谁不羡鸿飞”总结全诗,赞扬陈眉公面对朝廷的征召,坚决不为所动,选择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对自由与个人意志的坚持,让无数人心生羡慕。
整首诗通过对陈眉公生活的细腻描绘和高度赞扬,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与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