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海静天高景气殊,鲸睛失彩蚌潜珠。
不知今夜越台上,望见瀛洲方丈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佳节的壮丽图景。"海静天高景气殊"一句,表达了大海平静、天空辽阔与景色非凡的意境。"鲸睛失彩蚌潜珠"则通过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鲸鱼之眼,珍珠比作沉藏于蚌壳中的瑰宝,突出了月光如同珍贵宝物般难得一见。
"不知今夜越台上"一句,诗人表达了对遥远古迹的向往和无限遐想。"望见瀛洲方丈无"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情感,仿佛诗人在月光下遥望仙境,无所挂念。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于超脱尘世的精神寄托。语言简洁而不失深邃,意境悠远而又显得宁静祥和,是一首充满了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不详
唐代诗僧,俗姓贾,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鉴禁疏云数道开,垂风岸柳拂青苔。
银波玉沫空池去,曾历千岩万壑来。
不啻回青眼,应疑似碧云。
古风真往哲,雅道滥朝闻。
活狱威豪右,销时赖典坟。
如何经济意,未克致吾君。
蟾宜天地静,三五对阶蓂。
照耀超诸夜,光芒掩众星。
影寒池更澈,露冷树销青。
枉值中秋半,长乖宿洞庭。
陇城秋月满,太守待停歌。
与鹤来松杪,开烟出海波。
气笼星欲尽,光满露初多。
若遣山僧说,高明不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