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元衡忆上饶见示七言

避兵俱落信州溪,为客岂知湖外期。

远役不应因米屈,秋风政尔怅鲈时。

故人已寄招魂作,吾子重歌隐士诗。

回首天寒又霜雪,可教猿鹤苦凄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为了躲避战乱,我们都流落到信州的溪边,作为异乡人,怎会料到会有这样的归期。
长途跋涉不应该因为粮食短缺而屈服,此时秋风吹过,更让我思念家乡的鲈鱼时节。
老朋友已经寄来《招魂》般的诗篇,你再次吟唱起隐士的诗歌。
回望身后,天气寒冷,霜雪满地,让人心中不禁感到猿鹤也为这凄凉景象而悲鸣。

注释

避兵:躲避战争。
俱落:一起落入。
信州溪:信州的溪流。
为客:作为客人。
岂知:怎能预料。
湖外期:湖边的归期。
远役:远行劳役。
不应:不应该。
因米屈:因为粮食不足而屈服。
政尔:恰恰如此。
怅鲈时:感叹鲈鱼的季节(暗示思乡之情)。
故人:老朋友。
招魂:古代挽歌或思乡之作。
吾子:您。
重歌:再次吟唱。
隐士诗:隐士的诗歌。
回首:回头望去。
天寒:天气寒冷。
霜雪:霜和雪。
猿鹤:猿猴和鹤。
苦凄悲:极度悲伤。

鉴赏

这首宋诗《次韵元衡忆上饶见示七言》是赵蕃所作,表达了诗人避难他乡、身处异域的感慨。首句“避兵俱落信州溪”描绘了战乱中人们流离失所,被迫逃至信州溪的情景,显示出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第二句“为客岂知湖外期”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未来的迷茫和对家乡的怀念。

“远役不应因米屈”表明诗人认为即使在外奔波,也不应仅仅因为粮食问题而放弃,体现了坚韧的人生态度。接下来,“秋风政尔怅鲈时”借秋风和鲈鱼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乡鲈鱼的思念,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

“故人已寄招魂作,吾子重歌隐士诗”通过提及朋友寄来的诗作,暗示了友人也在远方寄寓情感,而诗人自己也以吟唱隐士诗来寄托内心。最后一句“回首天寒又霜雪,可教猿鹤苦凄悲”,以寒冬和霜雪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同时借猿鹤的哀鸣,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孤独与哀愁。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描绘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思乡之情,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和时代气息。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进之雨中见怀并示诗卷

落落穷居无与徒,几思短李及辛迂。

别时尚欲题书寄,近处何须折简呼。

笔下烟云宁取异,胸中丘壑本来殊。

年侵病剧浑忘却,今日因君整旧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次韵王驹父

谁欤觅我更贻诗,欲报翻惭思苦迟。

自古结交真有道,可能随俗似凡儿。

功名有命宁须此,贫贱从吾欲怨谁。

我亦与君俱白发,世间冷煖要当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叶德章见示

穷冬未省见梅班,故里何繇报竹安。

归意宁须卜以决,衰颜不待镜频看。

交情谢子来今雨,节物娱予后苦寒。

独苦更怜终漫兴,不如骫骳得天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刘先生送行并令诸友及子侄同赋

斗食缀散吏,幽栖还故山。

平生读书志,欠此历年闲。

马倦政长路,鹭饥方浅弯。

吾师与吾友,高处若为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