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嫁娘

新妇调羹汤,小姑绣衣裳。

新妇不停手,小姑不下床。

新妇语小姑,尔亦不自量。

尔年二八馀,宁久阿母傍。

请看绣针底,文彩双鸳鸯。

春风一朝起,持赠画眉郎。

小姑别我去,如我事姑嫜。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新嫁娘》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婚夫妇与小姑子之间的微妙关系。通过对比新妇与小姑子在新婚家庭中的不同角色和心理状态,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地位和家庭伦理的某些侧面。

首句“新妇调羹汤,小姑绣衣裳”描绘了新妇忙碌于厨房准备食物,而小姑子则在房内精心绣制衣物的情景,体现了各自在家庭中的分工与职责。接着,“新妇不停手,小姑不下床”进一步强调了新妇的勤劳与小姑子的依赖,暗示了新妇对家庭的贡献与小姑子对新妇的期待。

“新妇语小姑,尔亦不自量。尔年二八馀,宁久阿母傍。”这一段对话揭示了新妇对小姑子的劝诫,提醒她不应妄自菲薄,同时表达了对小姑子未来独立生活的期望。这里不仅体现了新妇的智慧与包容,也反映了对年轻一代成长的关切。

“请看绣针底,文彩双鸳鸯。春风一朝起,持赠画眉郎。”新妇以绣花为喻,希望小姑子能像绣花一样细致入微,同时也寄托了对小姑子未来幸福婚姻的祝愿。春风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新妇将这份祝福通过礼物传递给未来的丈夫,寓意着对小姑子美好生活的期许。

最后,“小姑别我去,如我事姑嫜。”表达了新妇对小姑子的不舍与期望,希望她能像自己对待长辈一样尊敬未来的公婆,体现了家庭和谐与尊重长辈的传统美德。

整体而言,《新嫁娘》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人物对话,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人际关系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

卢升(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湖竹枝词

屋前小松郎手移,松高过屋郎未知。

愿郎归来莫再别,郎作女萝侬兔丝。

形式: 词牌: 竹枝

西湖竹枝词

西京寄书三载强,锦心织出双鸳鸯。

肯逐大堤杨柳絮,一翻风雨一翻狂。

形式: 词牌: 竹枝

和西湖竹枝词

柳枝袅袅柳花飞,一种春风有是非。

柳枝插地根到底,花飞出树几时归。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微]韵

玉仙谣

赤岸无波海尘起,蟠桃枝上花成子。

玉仙邂逅赴瑶池,云角凌空月如水。

孑孑干旌引素霓,白骡蹀躞骋骄嘶。

佩环流响入碧落,雾鬓约略风鬟低。

鸾尾金寒歌扇影,铢衣露湿香痕冷。

银汉斜回星彩沈,渐渐扶桑耀初景。

齐州九点春微茫,六龙腾驾催晨光。

空歌不到碧云梦,蝴蝶牵愁愁正长。

綵霞一灭琼台路,想像徒怜蕣英暮。

青鸟千霜去不还,犹许留情向豪素。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