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其二)

忆欢冒闇去,欢归唤侬时。

侬故不应欢,看他恁底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鉴赏

这首《子夜歌(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鸣雷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与情感纠葛。

首句“忆欢冒闇去”,回忆起曾经的欢愉时光,即使在黑暗中也勇敢地追寻,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接着,“欢归唤侬时”,当欢愉归来,呼唤着对方,期待重逢的喜悦跃然纸上。

然而,“侬故不应欢”,对方却并未回应这份欢愉,这句转折揭示了情感的落差与失落感。最后,“看他恁底为”,看着这一切发生,不禁疑惑与不解,流露出对现状的无奈与思考。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波动为主线,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当前状况的反思。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是王鸣雷在情感表达上的独特之处。

收录诗词(73)

王鸣雷(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子夜歌(其三)

门前乌桕树,是侬别欢处。

门前老鹁鸪,生子白头乌。

形式: 乐府曲辞

子夜歌(其四)

昨夜梦明镜,来照欢肩下。

长跪谢明镜,好照欢下马。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马]韵

子夜歌(其五)

中庭含笑花,花开何太早。

花落日亦暮,安得人不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皓]韵

子夜歌(其六)

飞蛾冲灯灭,那得一心结。

春蚕作茧时,结下一箱丝。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