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调笑令·凉夜》由清代诗人黄永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夜的温馨画面。
“明月。明月。”开篇以两个“明月”强调了月光的明亮与皎洁,仿佛在强调月色的特别之处。接着,“偏向纱窗偷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月亮赋予了神秘而调皮的特质,它悄悄地穿透纱窗,似乎有意无意间闯入了某个私人空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有人遥避清光。”这一句则描绘了一个微妙的场景,暗示着有人察觉到了月光的存在,选择避开,可能是出于对月光的敬畏或是对夜晚的珍惜,这种行为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层次。
“小怯罗衣夜凉。”随着夜色的深沉,气温逐渐下降,穿着轻薄罗衣的人感到了一丝凉意,表现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身体的呵护。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场景的描写,也体现了人物的情感体验,使整个画面更加立体。
“凉夜。凉夜。”重复的“凉夜”不仅强调了夜晚的凉爽,也加深了读者对环境的感受,仿佛能听到夜风轻轻吹过的声音,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凉意。
最后,“报道海棠初谢。”一句巧妙地引入了季节的更替,海棠花的凋谢象征着春天的结束,预示着夏天的到来。这一转折不仅丰富了诗歌的主题,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时间流逝和自然循环的思考,使得整首诗在描绘月夜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生命哲理。
综上所述,《调笑令·凉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成功地捕捉了月夜的静谧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季节变换和生命哲思,展现了黄永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