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山吐月

愁客眠难稳,危栏忽四更。

乍疑山色改,已吐月华明。

五夜筹将转,孤轮缺未盈。

霜翻禽欲下,云破兔还生。

问晓樵相语,栖寒鹊自惊。

蛾眉秋一半,彻夕恼长庚。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在山中独坐,凝视着月亮初升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山色、鸟兽等自然景物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情感波动。

首句“愁客眠难稳”,点明了诗人的内心状态,暗示他可能因某种原因而难以入眠,为整首诗奠定了情绪基调。接着,“危栏忽四更”描述了诗人起身站立于高处,眺望夜空的情景,时间的提示“四更”增加了孤独与等待的氛围。

“乍疑山色改,已吐月华明”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月光初现时,山色似乎随之变化,月华照亮了四周,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夜晚景象。接下来,“五夜筹将转,孤轮缺未盈”则进一步展示了月亮从半圆到满的过程,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期待的渐进。

“霜翻禽欲下,云破兔还生”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鸟儿在霜天中飞翔,云层被月光照亮后,仿佛兔子重新显现的画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生机。

最后,“问晓樵相语,栖寒鹊自惊”描绘了清晨时分,樵夫交谈的声音打破了宁静,寒鹊因惊扰而飞起,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而“蛾眉秋一半,彻夕恼长庚”则以蛾眉(指月亮)象征美满,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喜爱与感慨,同时也暗示了长庚星(金星)的出现,使得整晚的月光更加迷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描绘了月夜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热不息恶木阴

苦热虽求息,炎凉愧易心。

既云名恶木,那复有佳阴。

烦溽方三叹,婆娑有百寻。

匠皆行弗顾,吾肯据而吟。

冷忆瓜浮玉,清思竹碎金。

鸟犹知所择,人岂马牛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渴不饮盗泉水

盗有经行处,波流恶莫湔。

固能浇我渴,誓不饮渠泉。

奔骥如追电,长鲸拟吸川。

贪夫曾就酌,馋者莫流涎。

窃玉严于史,空瓢碎自贤。

杜陵思贾井,病肺卧江船。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道不拾遗

世似江河去,还闻返朴时。

久藏天下富,不拾道中遗。

行者歌如砥,谁与叹泣岐。

锄金宁弗顾,守剑烈能知。

楚国亡弓在,荆山抵玉嬉。

抱茅嗟薄俗,屋破呼群儿。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望祀蓬莱

祀事非常典,君王望紫蓬。

仗从天阙下,山在水云中。

采药何时返,鸣鞘秩礼隆。

灵无先沛雨,船有引回风。

夷见燔柴去,仙难架海通。

札书终不验,空翠锁祠宫。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