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通过对萧母陈节妇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坚韧的意志。开篇“誓从相国彦,节比共姜贤”,以“相国彦”与“共姜贤”为参照,赞美了萧母陈节妇的节操与德行,如同古代贤妻共姜一般,令人敬仰。接着,“束发怜中路,孤灯忆盛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萧母陈节妇在人生旅途中面对孤独与回忆往昔美好时光时的深情与感慨。随后,“一经劳自授,三徙岂徒然”,强调了她亲自传授知识,多次迁徙仍坚持不辍的精神,体现了她的教育理念与毅力。最后,“此母信难得,还应青史编”,表达了对萧母陈节妇的崇高评价,认为她的事迹值得被历史铭记,是对她伟大人格的高度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叙述与情感的抒发,刻画了一位深具智慧、坚韧与慈爱的母亲形象,展现了中国古代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重要角色与价值,同时也歌颂了她们对子女教育的无私奉献和对美德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