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青阳公祠

维舟大江浒,西登皖城隅。

遐思浩无际,怀古在踟蹰。

桓桓青阳公,忠节溢寰区。

坚军守兹垒,七载枕戈殳。

上书久不报,援绝形势孤。

全家俱守死,取义捐厥躯。

时去事己往,令名天壤俱。

入祠拜英姿,灵爽犹俨如。

褒封显幽愤,庙食扬休都。

起敬仰馀烈,临风发长吁。

媲美巡与远,伟哉皆丈夫。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谒青阳公祠》由明代诗人解缙所作,通过描绘对青阳公祠的拜谒,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诗中以“维舟大江浒,西登皖城隅”开篇,描绘了诗人乘船至大江之滨,登上皖城一隅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庄重的氛围。

接着,“遐思浩无际,怀古在踟蹰”两句,表达了诗人思绪万千,沉浸在对过往历史的追忆之中。随后,诗人引入了青阳公这一历史人物,通过“桓桓青阳公,忠节溢寰区”赞颂其英勇和忠诚,跨越时空的界限,展现了对青阳公高尚品德的敬仰。

“坚军守兹垒,七载枕戈殳”描绘了青阳公坚守阵地,长达七年之久,枕戈待旦的英勇事迹,凸显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接下来,“上书久不报,援绝形势孤”则揭示了青阳公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仍坚持正义,不屈不挠的品质。

“全家俱守死,取义捐厥躯”一句,进一步强调了青阳公及其家人的牺牲精神,为了道义,不惜献出生命。最后,“时去事已往,令名天壤俱”总结了青阳公虽已逝去,但其名声永存于天地之间,体现了诗人对青阳公历史地位的肯定。

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青阳公事迹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结尾处“入祠拜英姿,灵爽犹俨如”、“褒封显幽愤,庙食扬休都”、“起敬仰馀烈,临风发长吁”等句,不仅表达了对青阳公的敬仰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精神的传承与发扬的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青阳公事迹的深情叙述,以及对历史英雄精神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正义、忠诚、牺牲精神的深刻理解与推崇。

收录诗词(387)

解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缙绅,、喜易,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 字:大绅
  • 号:春雨
  • 籍贯: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
  • 生卒年:1369年-1415年

相关古诗词

墨菊

春苗茁芳露,贞脆无异姿。

濯濯等鲜妍,猗猗竞华滋。

秋风飒然至,殒落纷蓬茨。

独兹异众草,烈士当艰危。

佳色不为艳,贞心常自持。

禀性夙已定,造化无容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杏林精舍图

岐黄去我久,世情恒忌医。

所以卢扁俦,韫光隐蓬茨。

我爱东垣公,著述无瑕疵。

逝将有知己,千载能求师。

庐陵市阛阓,同姓业在兹。

翩翩去炎热,寂寞山水涯。

再传志隐逸,湖海自游嬉。

环州结精舍,种杏成阴翳。

开花二三月,绕天红雨垂。

勃如赪霞烂,郁若云离披。

朱实破绿叶,金丸坠春泥。

未有驯虎异,林密众鸟栖。

鸟喧景益静,坐起无愁思。

疾有不讳者,问药施与之。

岁久功益茂,孚信理不疑。

悠然顺造物,自咏精舍诗。

采椽无梦寐,藻棁非所宜。

户牖洞虚敞,轩楹直无欹。

此居成豁达,足与明轩岐。

我家文水上,爽垲颇自怡。

倦游二十载,会有归来时。

医书亦通晓,杏树阴成帷。

斯民跻仁寿,皞皞同雍熙。

环州许来往,共享黄发期。

形式: 古风

送刘日升南游

枫落字江云,霜侵寒夜月。

飘飘刘贞长,挥手捐佩玦。

鸿宝箧中书,久作红垆雪。

近别心己遥,遐思几时辍。

明明空前镜,照见丝与发。

子行勿迟留,出门志己豁。

人心不如镜,对面异燕越。

佩玦无用捐,赠以双巨阙。

形式: 古风

西行寄同乡诸友

昔与六七友,颉颃丽江乡。

上溯濂与洛,下俯班与扬。

齐声逞逸翮,万里云中翔。

都俞冀稷契,熙皞窥虞唐。

未重闾里选,誓作邦家光。

荣名各忝窃,进退齐轩昂。

周子最英特,雄剑白有芒。

春秋六经学,明月抱文章。

上下数千载,历历陈兴亡。

刘君事高节,友谊金玉相。

轻财好结客,慷慨非猖狂。

落落遂寡合,悲风激清霜。

于中独步者,江夏真无双。

总角贯经史,下笔殊辉煌。

错落灿星斗,翻腾倒湖江。

典章夙所习,不愧琼与香。

风波荡萍梗,各在天一方。

十年屡屈指,会晤不可常。

死生遂契阔,悲痛切中肠。

缅怀鬻熊后,喧嘲孤凤凰。饮啄既孔时,??出扶桑。

安定得吾弟,接翅迎朝阳。

我行忽万里,飘飘在河湟。

严亲且百岁,慈母事未襄。

仰天指日哭,泪若东海洋。

鸡鸣引霜角,羞逐奴辈行。

积雪照夜白,羁孤转凄凉。侏?迩羌羯,被服马与羊。

平波漉如赪,鸟鼠凌苍苍。

人掘得鼠者,此鸟悲傍徨。

神哉斯怪异,稽首夏禹王。

禹功遍安丰,此土功最详。

我欲事著述,有笔长如扛。

鬼神或呵护,金石犹铿锵。

秋成买宝笈,持以献吾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