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柱峰无比肩,郁郁高松满川。
万身苍髯老禅,刳心忘义忘年。
说法曾无间歇,松风寺后山前。
四海五湖衲子,更于何处参玄。
若觅向上关捩,灵龟石下流泉。
太平堂中老将,家活都无一钱。
会得佛头著地,不会佛脚梢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题万松亭》,描绘了天柱峰上万松葱郁的景象,以及在此修行的老禅师的形象。诗中通过“无比肩”和“满川”的描绘,展现出山峰之高与松树之茂盛,象征着超凡脱俗的意境。老禅师“刳心忘义忘年”,专注于佛法修炼,无间歇地说法,体现了禅修者的虔诚和执着。
诗中提到的“松风寺”、“山前”和“四海五湖衲子”,进一步渲染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和各地僧侣的朝圣之地。“向上关捩”和“灵龟石下流泉”则暗示了修行的关键在于领悟真理,而非外在的物质追求。最后两句,“太平堂中老将,家活都无一钱”,以老将军的清贫生活比喻禅修者对世俗生活的舍弃,而“会得佛头著地,不会佛脚梢天”则寓言般表达了深刻的禅学境界,强调内在精神的超越而非外在形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人物形象和禅修意象,展现了黄庭坚对于禅宗修行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诗就金声玉振,书成虿尾银钩。
已作青云直上,何时散发沧洲。
司命无心播物,祖师有记传衣。
白云横而不度,高鸟倦而犹飞。
鲸波横流砥柱,虎口活国宗臣。
小屈弦歌百里,不诬天下归仁。
笠泽道人高古,文章白发萧条。
欲问勒铭遗墨,应书水府鲛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