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阳朔后万峰如束笋刺天水清如镜鹅卵石红紫殊杂夕阳西下舟行金光黛色中迥非尘景岸多金沙女子淘者甚众

万峰束笋破青冥,上尽丹梯倒建瓴。

玉虎转轳牵栈石,铁犀悬缆度空舲。

东风细雨过寒食,春水新波涨驿亭。

画岭画溪兼画舫,更铺金屑映芳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阳朔地区壮丽的自然景观与生动的人文风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阳朔的山峰、水流、桥梁、船只以及当地人的生活场景一一展现。

首句“万峰束笋破青冥”,以“万峰”形容山峦之多,“束笋”比喻山峰尖锐直插云霄,形象地描绘出阳朔群山拔地而起、直冲云霄的壮观景象。“破青冥”则赋予山峰以动态感,仿佛它们穿透了深邃的天空,气势磅礴。

接着“上尽丹梯倒建瓴”,描述了攀登山路的艰难与险峻,丹梯象征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建瓴则是形容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水流,这里暗喻登山如同倒流的水流,既表现了山势的陡峭,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玉虎转轳牵栈石,铁犀悬缆度空舲”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阳朔地区的桥梁与渡船。玉虎、铁犀分别指代桥上的装饰物和渡船上的缆绳,转轳和栈石则是桥梁结构的一部分。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细节,展现了阳朔桥梁与渡船的独特设计与功能,同时也暗示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

“东风细雨过寒食,春水新波涨驿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东风细雨是温暖的春日天气,寒食节是春季的一个传统节日,春水新波则指河水在春天的滋养下泛起了新的波浪,驿亭则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春日图景。

“画岭画溪兼画舫,更铺金屑映芳龄”最后两句,将阳朔的山水风光与人文活动相结合,画岭画溪指的是山水之美如同画卷一般,画舫则是指装饰精美的船只,金屑映芳龄则可能是指阳光照耀在水面上,金光闪闪,增添了一份华美与生机。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阳朔独特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收录诗词(272)

曾广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阳朔舟中寄刘谷怀

武慎勋名照百蛮,我来访古悼河山。

桓文霸业埋芳草,景武功臣继将坛。

纵酒须教三日醉,尝羹先遣两姑欢。

雍门古调无人识,不遇钟期莫便弹。

形式: 七言律诗

盛星使宣怀招同曾观察广照小饮甲午十一月(其一)

太湖三万六千顷,我爱包山农丈人。

鸦步丹霄联彩凤,先回海岳下麒麟。

早闻嘉誉腾鞮寄,注意工商靖塞尘。

铁马金轮开运会,本朝气象此更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盛星使宣怀招同曾观察广照小饮甲午十一月(其二)

开府宾阶长绿钱,惟馀湜籍鬓毛鲜。

今看沧海横流日,不是黄龙痛饮年。

北海衣冠大和会,西堂杯斝小游仙。

衡阳观察真宾雁,北去南来也自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招吴渔川重九登江亭以往天津谒李相不至(其一)

无着天亲似兄弟,灵山会上有缘来。

翛然萍水聚还散,几度沧桑吁可哀。

公府门中馀鸟雀,道人脚底起蒿莱。

九重寒秀无人问,独抱孤怀待早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