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路行

世间娶容非娶妇,中庭牡丹胜松树。

九衢大道人不行,走马奔车逐斜路。

斜路行熟直路荒,东西岂是横太行。

南楼弹弦北户舞,行人到此多回徨。

头白如丝面如茧,亦学少年行不返。

纵令自解思故乡,轮折蹄穿白日晚。

谁将古曲换斜音,回取行人斜路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现了诗人独到的思考和情怀。

“世间娶容非娶妇,中庭牡丹胜松树。”开篇即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独特的画面:社会上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变化,不再仅仅注重内在品质,而是追求外在的美丽;庭院中的牡丹比喻为外表的光鲜,甚至超过了常被象征坚韧不拔的松树。这两句诗既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也透露出作者对此种现象的某种讽刺和不满。

“九衢大道人不行,走马奔车逐斜路。”紧接着,诗人描写了一种反常的景象:本应是热闹非凡的大街小巷,却无人问津;而那些曲折的小径却被人们争相涌向。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社会上的正常秩序被颠覆,一种不合理的追求和选择正在蔓延。

“斜路行熟直路荒,东西岂是横太行。”随后,诗人进一步指出,这些曲折的小径因为频繁的践踏而变得日益宽阔,而原本笔直的大道却逐渐荒废。这里的“东西”可能暗示着世事变迁,以及一种不确定和无序的状态。

“南楼弹弦北户舞,行人到此多回徨。”诗人的情感在这一段开始转折,他描述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南楼上有人奏琴,北门前有妇女跳舞,这种欢乐的气氛吸引着过路的人们驻足观看。这里通过音乐和舞蹈传达了一种生命的活力,也反映出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头白如丝面如茧,亦学少年行不返。”诗人随后流露出自己的感慨:岁月匆匆,使得头发如同细丝,脸庞变得粗糙。即便如此,他仍然像年轻时一样,不愿意回头。这两句表达了对于青春的无奈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力。

“纵令自解思故乡,轮折蹄穿白日晚。”在这里,诗人似乎放弃了对过去美好的留恋,他接受了现实,即使心中仍有对故土的思念。最后一句则描绘了一种匆忙赶路的情景,反映出一种迫切的心情。

“谁将古曲换斜音,回取行人斜路心。”结尾处,诗人提出一个问题:谁能够改变那些陈旧的旋律,以适应这条弯曲的小径上的流行之声?同时,他呼吁人们回归到那种对于生活、对于道路选择的真实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展现了社会风气的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变化。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以深刻的情感体验生命,从而在诗中留下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望夫石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形式: 古风

梦好梨花歌

薄薄落落雾不分,梦中唤作梨花云。

瑶池水光蓬莱雪,青叶白花相次发。

不从地上生枝柯,合在天头绕宫阙。

天风微微吹不破,白艳却愁香涴露。

玉房綵女齐看来,错认仙山鹤飞过。

落花散粉飘满空,梨花颜色同不同。

眼穿臂短取不得,取得亦如从梦中。

无人为我解此梦,梨花一曲心珍重。

形式: 古风

野池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野菊

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