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泉上人竹所寻王履吉读书处

素业依香积,芳林托化城。

偶来乘逸兴,何处不春情。

载酒莺花下,谈经象马鸣。

王猷安可见,空自竹丛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一位名为泉上人的僧侣竹林居所的情景,以及在竹林中寻找王履吉读书之处的过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素业依香积,芳林托化城”描绘了竹林中的静谧与祥和,仿佛是大自然的香积寺,而“芳林”则象征着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为心灵提供了一个寄托之所。

“偶来乘逸兴,何处不春情”表达了诗人偶然来访时的愉悦心情,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与生机。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载酒莺花下,谈经象马鸣”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僧侣之间的交流场景。在莺啼花开的美景中,诗人与僧侣共饮美酒,谈论佛经,象声马鸣似乎也加入了这场对话,营造了一种和谐、超脱世俗的氛围。

最后一句“王猷安可见,空自竹丛生”则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王履吉的怀念之情。尽管竹林依旧茂盛,但王履吉的身影却已不可见,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怀念,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592)

皇甫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昆山道中清明

芳辰郊外度,烟火晓来微。

萝磴通樵径,花洲出钓矶。

且因乘月往,更得咏风归。

莫恋明时去,空惭吏隐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修和观登弥罗阁

竹院开仙阁,花源迩郡城。

斋心坐来白,春色眺馀清。

不遇云中驾,如闻空外笙。

逃虚自有地,何必访蓬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登城西南楼

巨丽表兹地,登高怀故都。

湖山纷若带,楼馆缀成图。

写月犹张乐,飞花未泊舻。

从来歌舞处,愁杀夜啼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徐子九见访得闻迪功遗事

昔贤今异物,述德最怜君。

书著人持去,言忘世莫闻。

空庭吴苑月,流寓汉江云。

岂学河东妇,徒能诵父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