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暮

细草扁舟暮,寒云澹树天。

渐沉桥外翠,空听石间泉。

庙古门当岸,村孤屋背田。

众山看处断,微雨滞炊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舟行于江面,四周景物静谧而幽深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动与静交织、自然与人文相融的山水画卷。

首句“细草扁舟暮”,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细草与扁舟是傍晚时分常见之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寒云澹树天”一句,通过寒云与淡树的对比,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天空景象,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冷寂之美。

“渐沉桥外翠,空听石间泉”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随着视线的延伸,远处的青山渐渐隐没在一片翠绿之中,而近处的溪流则潺潺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通过听觉元素,让读者仿佛能亲耳听到自然的声音,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庙古门当岸,村孤屋背田”两句,则将人文景观融入自然之中。古老的庙宇与岸边相对,孤独的村落与背后的农田相映成趣,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这种对历史遗迹和乡村生活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

最后,“众山看处断,微雨滞炊烟”两句,以远眺群山的视角结束全诗,同时引入了微雨与炊烟的元素,既增添了画面的朦胧美,也暗示了生活的温暖与希望。群山的断续与炊烟的停滞,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傍晚江面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深思考,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回味。

收录诗词(592)

黎遂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字:美周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46

相关古诗词

送郭天门中丞巡抚江右

汉饷封萧相,唐军拜令公。

羊城留穗遍,鱼丽拥江雄。

楚树诸烽靖,湖帆万里通。

还期制南粤,歌舞此方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周孝受之闽

阶桐一叶动,吹落送行舟。

东海月迟见,西风云并流。

帆空排远岛,树色隐孤洲。

独有天河近,诗成问女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闻王子房中丞死寇志感

都城鹫峰寺,忆尔隔垣看。

生死七年易,勋劳千古难。

忠魂应自吊,社稷信谁安。

涕泪遥堪寄,秋墟汴水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喜林六长山人至得钱牧斋宗伯暨陈大士卧子周畴五白山曾尧臣诸子书赋赠六长

故人双鲤字,仍作蜡书看。

画阁满江上,兰桡行日难。

感君勤跋涉,慰我报平安。

况有奚囊句,灯前照肺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