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欧阳修所作的《大行皇帝灵驾以引挽歌辞》的第二首,通过哀悼的语调,表达了对已故皇帝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治国理政成就的赞誉。
首联“文景孜孜俭与恭,慨然思就太平功”,赞美了皇帝勤勉节俭、恭敬的态度,并表达了他追求国家安定繁荣的决心。这里的“文景”借指汉文帝和汉景帝,象征着古代贤明君主的典范。
颔联“兴隆学校皇家盛,放斥嫔嫱永巷空”,描述了皇帝重视教育,使皇家学校兴盛,同时减少后宫的奢华,体现了他对国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道德风尚的倡导。
颈联“威慑黠羌方问罪,丹成仙鼎忽遗弓”,提到皇帝对外采取强硬政策,威慑黠羌,显示了其军事才能。然而,突然间,皇帝却离世,如同仙人炼成丹药后遗失了弓箭,寓意皇帝的猝逝。
尾联“霜清日薄箫笳咽,万国悲号惨澹中”,描绘了皇帝去世后,全国哀悼的情景。霜冷日落,箫笳声低沉,万国人民悲痛欲绝,表达出对皇帝逝世的深切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既是对皇帝生前功绩的颂扬,也是对其逝世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深刻的情感寄托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