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二首(其一)

东风吹春著幽谷,宿雨浮烟树新沐。

斜桥曲径带流水,白日疏篱荫浓绿。

晴江隔世不隔山,百叠苍螺堕茆屋。

输却长唫抱膝人,镇日临矶弄晴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日山谷的景象。东风轻拂,春意盎然,山谷中仿佛被春色轻轻覆盖。宿雨之后,烟雾缭绕,树木焕然一新,仿佛洗尽铅华,展现出自然的清新与生机。

接着,诗人通过斜桥、曲径和流水,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动态美。阳光透过稀疏的篱笆,洒在浓密的绿色之上,光影交错,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晴朗的江面与远处的山峦相映成趣,山川之间虽有隔阂,但又似乎紧密相连,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

最后,诗人以“输却长唫抱膝人,镇日临矶弄晴渌”收尾,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独自坐在江边的人,面对着清澈的江水,心中或许有着无尽的思绪与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深情寄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题画二首(其二)

千岩拔地排青苍,古松谡谡连重冈。

冈回岭复得奇绝,瀑流千丈垂银潢。

盘盘细路入云长,两涯对起悬飞梁。

云重路僻不知处,应有仙家在深坞。

夕阳变灭晚山寒,无限风烟属倚阑。

形式: 古风

与宜兴吴祖贻夜话有作就简李宗渊杭道卿吴克学

有客扁舟自阳羡,夜堂风雨对高眠。

不辞谈笑成佳会,祗觉淹留有宿缘。

别后交游如梦里,意中山水落樽前。

青灯酒醒还生恋,明日烟波更渺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日

茆屋泥香燕子飞,东风日暖谷莺啼。

游人漫自穿花柳,别有春光在竹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金陵秋夜与彭寅之汤子重步月

双阙深沉夜向阑,碧天露下葛衣单。

风吹急柝严城闭,月照行人古道寒。

往事悠悠歌凤去,青山靡靡识龙蟠。

壮怀万里同游在,满目风烟引剑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