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偈寄白沙和尚(其二)

桥长百丈架溪横,半水工夫次第成。

人言不是慈悲力,那得霜冬暖又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桥梁为喻,描绘了桥梁在霜冬中带给人们的温暖与晴朗景象,隐含着慈悲的力量。首句“桥长百丈架溪横”描绘了桥梁的雄伟壮观,跨越溪流,展现出桥梁的实用价值和工程成就。次句“半水工夫次第成”则强调了桥梁建造过程中的精细与耐心,通过“半水”这一细节,展现了工匠们在水位变化中巧妙施工的情景。

后两句“人言不是慈悲力,那得霜冬暖又晴”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借桥梁的实用功能,比喻慈悲的力量。这里的“不是慈悲力”并非否定慈悲的作用,而是强调了桥梁本身所体现的实用价值,即在寒冷的冬季为人们提供温暖和光明,这正是慈悲精神的体现。通过桥梁在霜冬中带来的温暖与晴朗,诗人巧妙地传达了慈悲能够给人带来实际帮助和心灵慰藉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桥梁这一具体事物,寓言般地表达了慈悲精神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实际作用,给人以温暖与希望。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偈寄白沙和尚(其三)

作缘道者信难哉,小工石匠亦持斋。

世间苦行谁能此,为向白沙会下来。

形式: 七言绝句

玉融嘉禾歌

新来盛事喧南北,争道玉融调玉烛。

乍可优昙现出花,未见嘉禾长似竹。

一茎五穗各垂头,千人万人齐拭目。

元戎如佛令尹贤,清朝有道吾君福。

来处况是太平乡,此事须传瑞应录。

便当图本上九天,看取三登上上熟。

形式: 古风

送方岩尹到省

可人家世文章箓,骑气如虹向上都。

姓字儒流称作者,工夫圣处及原夫。

临轩黼扆新龙御,射策彤墀引凤雏。

鹤发溪翁勤洗耳,首听翁季共传胪。

形式: 七言律诗

送方兄

清姿乍见似兰芽,未识多闻士友誇。

健笔如翁宜跨灶,著书先世久传家。

妙年秋日高攀桂,来岁春风早看花。

伫听龙飞新进士,一门姓字耀京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