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河转金堤近,天高魏阙新。
千夫奉儒将,百兽伏麒麟。
校猎沙场莫,谈兵玉帐春。
关南知不远,谁试问蕃邻。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皇家气象和军事场景。"河转金堤近"写黄河转弯处,堤岸映照着金色,显得庄重而辉煌;"天高魏阙新"则展现了京城的宏伟与崭新气象。"千夫奉儒将"展现出众多士兵簇拥着文雅的将领,显示出儒将的威严与智慧;"百兽伏麒麟"运用象征手法,表示连猛兽也为将领的威望所震慑。
"校猎沙场莫"暗示着狩猎演练在广阔的沙场上进行,而"谈兵玉帐春"则描绘出在华丽的军帐中讨论战事的热烈氛围,春天的气息似乎也融入了军事策略的制定。最后两句"关南知不远,谁试问蕃邻"表达了对边关安宁的期待,以及对能否通过和平方式处理边境事务的疑问。
整体来看,苏辙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都的壮观景象,同时寓含了对国家军事管理和外交政策的思考,体现了宋代士人的家国情怀。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天宝乱已定,河壖兵更多。
故城埋白骨,遗俗喜长戈。
卧兽常思肉,奔鲸不受罗。
纵横竟安在,唯见冢嵯峨。
有美佳宾贤主人,布衣曾共脱京尘。
欢来未觉岁华晚,醉后能令秋气春。
发誉早同初宦日,收功终藉老成身。
他年此会应图画,传入谁家屏障新。
彭城寺壁看诗来,颜氏瓢樽偶共开。
茅屋未完先凿沼,竹林成后想宜梅。
新诗妙绝难为继,高论微低得共陪。
第一词人生不识,兹行尚喜揖君才。
枯木无枝不记年,寒灰谁遣强吹然。
南迁不折知非妄,未老求閒愈觉贤。
屡出诗章新管籥,偶开画卷小山川。
簿书填委惭君甚,拨去归来粗了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