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寄元美(其一)》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情感。诗中以“蓟门城上月婆娑”开篇,生动地勾勒出边关月夜的景象,月光洒在城墙上,仿佛在轻舞慢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苍凉的氛围。接着,“玉笛谁为出塞歌”一句,将读者引入到边塞特有的音乐情境中,玉笛声悠扬,仿佛是为远征的将士们而奏,表达出对边疆战士的敬意和思念。
“君自客中听不得”,诗人通过想象远方友人听到这笛声时的感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边塞生活的复杂情感。这里的“听不得”既指客观上的无法亲耳聆听,也暗含着对友人身处异乡、远离家乡之苦的同情与理解。
最后一句“秋风吹落小黄河”,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情感的寄托,秋风起,黄河水波动,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边塞秋天的景象,更寓意着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黄河水般绵延不绝,难以遏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边塞生活中的孤独、思念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