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洞

古洞嵌岩活,青山气象浑。

应龙常隐处,流水不知源。

斗险双峰秀,凌虚古木尊。

怪藤寒覆坐,修竹尽当门。

混沌谁开凿,云烟自吐吞。

深盘通海脉,横透露天痕。

日影循崖腹,泉声绕石根。

江前尘不到,物外景常存。

避地仙踪迹,清人俗梦魂。

功名归未得,回首谢岩阍。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龙门洞的壮丽景象与幽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洞穴的奇特构造、青山的磅礴气势以及流水的神秘源头。诗中通过“应龙常隐处”、“斗险双峰秀”、“怪藤寒覆坐,修竹尽当门”等句子,生动地刻画了龙门洞的自然景观,既有雄伟壮观的一面,也有静谧幽深的一面。

“混沌谁开凿,云烟自吐吞”两句,表达了对龙门洞形成过程的神秘感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而“深盘通海脉,横透露天痕”则进一步描绘了洞穴内部的复杂结构和与外界相连的神秘通道。

“日影循崖腹,泉声绕石根”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光影交错、水声潺潺的奇妙世界,仿佛置身于自然的怀抱之中。最后,“江前尘不到,物外景常存”强调了龙门洞远离尘嚣的独特之处,其景色永恒不变,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避地仙踪迹,清人俗梦魂”则暗示了龙门洞对于寻求心灵宁静之人的特殊意义,它不仅是一个自然奇观,更是一个精神上的避难所。而“功名归未得,回首谢岩阍”则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向往和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门洞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274)

冯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灵溪寺

野寺无俗气,胜游方此回。

水清巴字近,僧慧锦屏来。

秋阁山要起,溪门竹引开。

尘踪不须扫,留恨寄苍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曲细道中

一溪流石色,万木耸山阴。

地僻有佳景,眼明劳寸心。

坠猿犹挂壁,惊鸟忽移林。

莫问去程远,行人方苦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巴州圣寿寺小阁

危阁已可爱,野僧仍见邀。

滩稀逢水静,城近觉山朝。

露发秋光润,风吹雨意销。

巴童不知我,孤兴在渔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广滩驿寄知县卢大年职方

转步异南北,一程千万盘。

将身试豺虎,无路出林峦。

数屋近相接,孤城犹认看。

回惶中夜发,况守二年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