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丑.芙蓉谢后作

又年芳催老,悄立遍阑干危碧。

怨花后期,无言花暗泣,黦地谁惜?

更洒黄昏雨,水环风佩,数断红消息。

罗裳自染秋江色。穗帐才遮,珠茵旋积。

盈盈,怎堪搴摘?只轻朱薄粉,愁上簪帻。

西园霜夕,照清池宴席。步绮淩波地,成往迹。

尊前换尽吟客。纵仙城梦见,玉颜非昔。

钗钿坠似曾相识。

终不向一镜东风媚晚,鬓边狼藉。

飘零恨独在江国。怕旧题锦段重重泪,无人赠得。

形式: 词牌: 六丑

鉴赏

这首清代词人郑文焯的《六丑·芙蓉谢后作》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中残荷凋零的画面,词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起句“又年芳催老”直接点出岁月催人老的主题,随后通过“悄立阑干危碧”和“怨花后期”表达对落花的惋惜与期待落空的哀怨。词人感叹花儿无人怜惜,又被黄昏雨打湿,显得凄凉。

“罗裳自染秋江色”形象地写出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接下来的“穗帐”、“珠茵”等描绘了华美的环境,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和失落。词人感叹芙蓉之美难以采摘,只能任其凋零,表达了对青春不再的无奈。

“西园霜夕”、“玉颜非昔”等句进一步深化了时光变迁的感慨,昔日宴席上的繁华已成过往,只剩诗人独自凭吊。结尾处,“飘零恨独在江国”表达了词人的漂泊之感和对过去的追忆,以及对无法挽回的遗憾。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验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哀愁。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彩云归.九日城东亭登高

危亭锁翠倚崇冈。带虚岚、故国斜阳。

看冷枫、暮色馀霞散,波路迥、暝入秋乡。

更堪催、小城寒信,到西风雁行。

向此念、旧游天远,立尽昏黄。茫茫。

登临百感,镇销凝、海涨尘荒。

昨宵酒醒,何处残笛,又绕空梁。

甚百年、悲秋未了,只恁风物凄凉。

伤心是、簪到黄花,绿鬓先霜。

形式: 词牌: 彩云归

雪梅香.亭皋见月旷然起故园之思

雨初歇,凭高极目送荒寒。

揽征蓬千里,烟光澹著愁颜。

秋尽林皋到残月,夜明楼阁起虚澜。

雁声落,笛里人家,犹梦关山。无端。

换离景,一片伤心,画出应难。

水阔天低,望中故国云还。

乱叶从风诉飘泊,晚花凝露泪阑干。

归来后、满镜清霜,肠断谁看。

形式: 词牌: 雪梅香

踏莎行

树老知门,山寒近屋。一年风物供吟足。

秋声到地总无名,和愁题上阑干曲。

梦换纱棂,吟残画烛。空阶雨断蛩声续。

霜前篱菊为谁黄,人閒秋鬓无重绿。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夜半乐.秋尽夜闻雨有怀

暝寒中酒情味,江天漠漠,秋尽仍连雨。

绕旧绿阑干,觅愁无处。

砌蛩乍咽,城乌旋起,满廊黄叶飘零。散风还聚。

背暗烛、敲帘作人语。

夜窗又到雁阵,独掩低帏,更添沈炷。

霜堞隐,羌笳凄凄危曙。

泪凝丛菊,魂萦蔓草,几回梦里登临,乱山歧路。

渺京国、苍茫见烟雾。

此际追感,少日狂游,旧家歌舞。

念俊约,经时动离阻。恁萧条,空叹雪满梁园赋。

惊岁事、一卧沧江暮。画楼天远孤云去。

形式: 词牌: 夜半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