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峰三霄通,宝掌千秋留藓迹;
一岳一石作,金天万里矗莲花。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象与悠久历史,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华山的独特魅力。
“三峰三霄通”,以“三峰”象征华山的三座主峰,与“三霄”相对应,既强调了华山的高度,也暗示了其与天界相连的神秘感。“宝掌千秋留藓迹”,宝掌在这里象征着华山的古老与神圣,千秋则表示时间的久远,藓迹则是自然的痕迹,共同描绘了华山历经千年岁月的沧桑之美。
“一岳一石作”,“一岳”指华山本身,“一石”则可能指的是华山上的一块特别的石头,两者结合,强调了华山的自然奇观。“金天万里矗莲花”,“金天”形容天空的辉煌,与“万里”相结合,展现出广阔的视野。矗立的莲花,则是华山之巅景象的生动描绘,莲花通常象征着纯洁与高雅,这里用来形容华山的顶峰,寓意着华山的崇高与不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赞美了华山的自然美景,也表达了对华山历史文化的深刻敬仰,以及对自然与时间力量的感慨。
不详
倘先生入赞枢廷,斯民有福;
看后学欲铸铜像,吾道犹存。
贵则由太守加三品,寿则过古稀又二年,所欠者富耳,想黄泉难带一文钱,尽可独来独往;
少而共随宦侍双亲,长而各求名分两地,遽至于老耶,恐白首同留千载恨,也将全受全归。
兄甫亡琴,妹旋撤瑟,垂老服期功,那堪吾痼疾难瘳,更使遭丧增感痛;
夫登一品,妻赴九京,同时分贺吊,转是我寒门不幸,未容倚福共荣华。
筹笔在攻心,当年化洽宾幪,冠带百蛮归典属;
安边曾叱驭,此日风清瓯脱,云霄万古仰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