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楼月下赠别马武仲

沧海能来问远人,蔑资凡伯语酸辛。

一言见义君于我,有月瞻天斗与辰。

邻耳蜩螗如沸地,客心鸿雁失群身。

楼台百尺相扶影,只惜泉明未答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遥远的海上来寻找答案,凡人的言语中充满酸涩和艰辛。
一句话就看出你的正义之心,如同月亮照耀着天空中的北斗和星辰。
耳边蝉鸣如沸腾的大地,我像离群的大雁,心中充满孤独。
即使楼台高百尺,我们身影相依,只遗憾泉水明澈未能回应我的心灵之神。

注释

沧海:形容大海辽阔无边。
远人:指远方的人或寻求解答的人。
蔑资:轻视,不看重。
凡伯:可能指某位普通人的名字,也可能泛指普通人。
酸辛:形容言语中带有的辛酸或苦涩。
斗与辰:指北斗星和辰星,象征指引和希望。
蜩螗:蝉的一种,此处比喻嘈杂声。
鸿雁:大雁,常用来象征离群的旅人。
扶影:相互扶持的身影,表达亲密关系。
泉明:清澈的泉水,可能象征着心灵的纯净。
答神:回应心中的神明,可能指寻求精神上的共鸣。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所作的《客楼月下赠别马武仲》。诗中,诗人以沧海为背景,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关切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沧海能来问远人”描绘了跨越大海来访的深情厚谊,显示出诗人对马武仲的牵挂。次句“蔑资凡伯语酸辛”暗示了他们之间的交谈可能充满了离别的酸楚。

“一言见义君于我”表达了一种默契,即使言语简短,也能传达深意。接下来,“有月瞻天斗与辰”借月夜之景,寓言友情如同星辰般永恒,无论相隔多远,都能彼此照耀。诗人通过“邻耳蜩螗如沸地”形象地写出离别时的喧闹与内心的孤寂,而“客心鸿雁失群身”则以鸿雁比喻友人孤独的旅人形象。

最后两句“楼台百尺相扶影,只惜泉明未答神”描绘了两人在高楼之上,身影相依,但遗憾的是未能即时回应对方的情感。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理解和对离别的感慨。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至左顾亭用前韵二首(其二)

晓日摇光下钓溪,鸣舷布网竹编篱。

枯鱼泣与鲂鱼钓,要学亭前曳尾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再至左顾亭用前韵二首(其一)

春入桃花水涨溪,蔷薇隔屋粲成篱。

湖山正为诗人好,早赋归欤要抵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冰解图

游鱼岂解知人意,孝子精诚一念深。

乐事世间如此少,我怀风木只伤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吕公亭

仙翁何地不翱翔,底事三游只岳阳。

不是朗吟飞过疾,洞庭张乐要迎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