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珍同年六十寿

商量晚岁先心许,邂逅秋光俱眼明。

诗鬓久怜花县宰,词源近溯玉田生。

独居深念殊萧瑟,少日同游今老成。

忆否清佳堂下雪,耳边犹有读书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李汉珍同年六十寿》由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对友人的深情回忆,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岁月流转的感慨。

首联“商量晚岁先心许,邂逅秋光俱眼明”,开篇即以“商量晚岁”点出两位老友在晚年相知相许的情谊,而“邂逅秋光俱眼明”则描绘了两人在秋日相遇时的喜悦与明亮心境,巧妙地将时间与情感融合,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怀旧的氛围。

颔联“诗鬓久怜花县宰,词源近溯玉田生”,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赞美。通过“诗鬓”与“花县宰”的对比,既表达了对友人文学才华的敬佩,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词源近溯玉田生”则直接引用了友人的名字,既是对友人身份的肯定,也是对其创作成就的高度评价。

颈联“独居深念殊萧瑟,少日同游今老成”,转而抒发了对友人独居生活的关切与对往昔共同经历的怀念。通过“深念”与“萧瑟”的对比,以及“少日同游”与“今老成”的时间跨度,诗人表达了对时光飞逝、岁月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惜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尾联“忆否清佳堂下雪,耳边犹有读书声”,以具体的场景唤起读者对往昔美好记忆的联想。通过“清佳堂下雪”这一画面,不仅勾勒出了一个宁静雅致的环境,更蕴含了对纯洁友谊与知识追求的向往。而“耳边犹有读书声”则以声音作为线索,将读者带回那段充满学习与交流的时光,充满了温馨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以及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梁文忠师三首(其一)

圣敬方跻日,还需启沃人。

慭遗艰一老,可赎惮千身。

精爽须眉在,忧危事迹陈。

独弦先十载,敢复诧吟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梁文忠师三首(其二)

十兆真陪葬,君臣祭祀同。

青松苍柏树,断续鼓箫风。

只有天难问,曾无日再中。

堂堂今遽尔,莽莽此何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挽梁文忠师三首(其三)

朱鸟伤焉食,曾携谢印来。

俄闻经被赐,终见铁函开。

读易深忧患,称诗愧无才。

天泉声泪彻,未尽后山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凉格庄会莽图余越园画葬梁文忠公

寒鸡再三号,引炬何煌煌。

堂堂种树人,归骨崇陵傍。

负土礼敢隳,凄痛激中肠。

路人不能歌,来者各沾裳。

忠义诚所安,兹图宁遽张。

卷还勿复陈,私心多慨慷。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