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清波摘遍.中秋前一日集黎墅,继霞盦作,和小山

桐疏燕社,莼老鲈乡,天慰旅愁秋信好。

霓裳仙曲,恨不铙歌共传早。横门道。

风尘隼出,烽火狼清,都市骆驼东去了。

试问秋霜,甲弃肌寒透多少。故乡渺。

杯酒借浇烛花,囊锦别添诗草。

闻捷衣裳泪盈,此情难晓。碧天杳。

明夕管笛唤来,今宵广寒须到。

预唱琼楼水调,任腔颠倒。

形式: 词牌: 泛清波摘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秋节前在黎墅聚会时的感慨与思绪。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桐疏燕社”、“莼老鲈乡”、“霓裳仙曲”、“烽火狼清”等,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局的忧虑。

“桐疏燕社,莼老鲈乡”,以“桐疏”、“燕社”、“莼老”、“鲈乡”等自然景象和地方特色,营造了一种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霓裳仙曲,恨不铙歌共传早”,通过引用“霓裳羽衣曲”这一古代宫廷音乐,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能及时分享这份快乐的遗憾。

“横门道。风尘隼出,烽火狼清,都市骆驼东去了”,这几句描绘了战乱中的景象,以“风尘隼出”、“烽火狼清”、“都市骆驼东去”等形象,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动荡与破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

“试问秋霜,甲弃肌寒透多少”,诗人以秋霜为喻,询问战乱中百姓所承受的苦难有多深重,体现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故乡渺。杯酒借浇烛花,囊锦别添诗草”,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乡,但依然不忘故乡,通过饮酒、写诗等方式寄托思乡之情。

“闻捷衣裳泪盈,此情难晓”,在听到胜利的消息后,诗人却因思乡之情而泪流满面,这种复杂的情感难以言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碧天杳。明夕管笛唤来,今宵广寒须到”,诗人希望在明晚能吹奏起笛声,邀请月亮一同来到人间,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团圆的渴望。

“预唱琼楼水调,任腔颠倒”,诗人预想在琼楼之上演唱《水调歌头》,无论曲调如何变化,都表达了他对中秋佳节的期待和对团圆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也有对时局的忧虑,同时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团圆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68)

杨玉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二郎神.饮李氏康乐园展重阳作,用汤恢韵

翠微径仄,怯鬓白、被风飘影。

念橘柚新阴,枌榆旧社,门掩裙裾客冷。

比似侯爪将军树,勿误认、文园秋病。

喜百果缀星,千花扶路,如临天镜。重省。

衔杯笑语,云浓液凝。

识棨戟门庭,邯郸客枕,先被流莺唤醒。

松菊三休,茱萸再醉,犹是龙山风景。

人解道,檀锁雕笼鹇放,一帘尘静。

形式: 词牌: 二郎神

玲珑四犯.和瞿禅

不分閒愁,便闻雁当筵,飘泪盈斝。

胶漆初情,未许教人寻罅。

谣诼见妒无端,枉扫尽、远山眉画。

又争妍、翻新花样,重剪入时裙衩。

藏娇空有閒庭院,浪蜂蝶、莹莹朝夜。

蔷薇变幻春消息,闻道徒惊诧。

不惜买赋费金,难复保、长门声价。

望稿砧、山上高寒,何处问天杯把。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

临江仙.和瞿禅

沦落异乡为异客,茫茫流水长空。

愁闻初雁梦闻钟。云山权小隐,桑海怕重逢。

此处故乡仍第二,缘何求去匆匆。

凭阑高唱满江红。青蚊锋斫地,黄鹤翼乘风。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潇湘逢故人.和六禾夜闻孤雁作

南楼睡起,怜吟魂未稳,步绕行窝。讵关避张罗。

怅烟雨歧路,木叶微波。

西风半老,为寒栖、拣遍枝柯。

生怜惜、弋人心眼,弯弓换却披蓑。

回峰路,遥夜影,伴孀娥。楚山吴水经过。

费短鬓摩挲。感星饭谋稻,水宿依荷。

唾壶击碎,惹骚客、横塞高歌。

惊人外、汉皋眠柳,京尘梦醒灵和。

形式: 词牌: 潇湘逢故人慢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