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盖太博通判定州

墨诏殷勤擢俊贤,精求毗佐四方翰。

封疆谨守卢奴塞,旌旆仍亲上将坛。

衰草带霜秋马健,黄云遮日暮城寒。

燕南赵北边之要,旅拒凭君一策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皇帝用心选拔能才,致力于四方文武官员的辅佐。
他谨慎守卫卢奴要塞,亲自登上将帅坛激励将士。
秋草披霜,战马矫健;暮色苍茫,黄云蔽日,城池寒冷。
燕南赵北的战略重地,边境安危全靠你的谋略来保障。

注释

墨诏:皇帝的诏书,用墨书写,表示郑重。
殷勤:用心、尽力。
擢:提拔。
俊贤:杰出人才。
四方翰:四方的文武官员。
卢奴塞:卢奴(古代地名)的要塞。
旌旆:旗帜,代指军队。
上将坛:将帅的祭坛,表示军事仪式。
衰草:秋天枯黄的草。
秋马健:秋季健壮的战马。
暮城寒:傍晚时分城市显得寒冷。
燕南赵北:古代中国北方的两个地区。
旅拒:旅行中的防御,此处指边防。
一策安:一个策略就能确保安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余靖的作品,名为《送盖太博通判定州》。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出征守边的关心和赞赏。

"墨诏殷勤擢俊贤,精求毗佐四方翰。"

这两句写的是朝廷对于人才的重视和精选,对于即将赴任的盖太博寄予殷切期望。"墨诏"指的是官府的文书,这里用来比喻皇帝或高级官员对人才的选拔。"擢俊贤"表明了朝廷选拔人才的严格标准,而"精求毗佐四方翰"则强调了对盖太博等人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在各地发挥作用,为国分忧。

"封疆谨守卢奴塞,旌旆仍亲上将坛。"

这两句描绘了边关的紧张气氛和军事活动。"封疆"指的是边疆地区的防御工作,而"谨守"则表达了对这一任务的郑重态度。"卢奴塞"可能是具体的地名,代表着边塞的某个要冲。后半句中"旌旆"是军旗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战事频仍,而"亲上将坛"则强调了盖太博在这场景中的重要角色。

"衰草带霜秋马健,黄云遮日暮城寒。"

这里描绘了一幅边塞的秋季景象。"衰草带霜"形容草地上的霜冻,而"秋马健"则表明即使在严寒中,战马依然精力充沛。下一句通过"黄云遮日"和"暮城寒"渲染出边塞之冷清与萧瑟。

"燕南赵北边之要,旅拒凭君一策安。"

这两句强调了盖太博所赴任地的军事重要性以及他肩负的责任。"燕南赵北"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边疆地区,这里用来泛指边塞。"边之要"表明这一区域在防御体系中的关键位置,需要稳固守护。而最后一句则是对盖太博寄予希望,他能够凭借智谋和勇气,为国安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物行动的叙述,展现了边塞的严峻环境以及将士们的英勇姿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43)

余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希古。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 字:安道
  • 籍贯:韶州曲江
  • 生卒年:1000—1064

相关古诗词

送黄秘校南剑州司法

早年援笔气飘飘,尚屈区区补郡寮。

苦掾去平三尺法,急贤期赴一封轺。

舟冲柳市吟春昼,帆卷江风宿暮潮。

及著莱衣过乡梓,循陔多羡撷兰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温陵庄君崇班赴长乐都尉

新命升鹓序,办严辞浚都。

去乘关吏传,归握戍兵符。

云阔逢乡树,风和见海桴。

南枝羡君乐,遣我忆莼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送舒太博通判眉州

通守方忻再命新,东风疏雨拂行尘。

封疆远入鱼凫国,岐路正逢蚕市春。

彭岫晓岚迎画隼,锦江晴绿照朱轮。

归期不待更书至,旧有清名在缙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僧惠勤归乡

旧国起归兴,三江一棹轻。

夜吟逢月白,晓渡趁潮平。

楚岸云藏寺,吴宫水绕城。

羡师尘外去,何日濯吾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