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八首(其六十二)

德山棒头短,临济喝声低。

不伤物义句,赵州东院西。

形式: 偈颂 押[齐]韵

翻译

德山禅师的棒法简短有力
临济大师的呵斥声却深沉内敛

注释

德山棒:德山宣鉴禅师以棒法著名,形容其教导方式直接。
头短:比喻棒法简练,直截了当。
临济喝:临济宗的开山祖师,以其呵斥启发弟子。
声低:指临济的教导方式深沉而非高亢。
不伤物义:不损害事物的本质和道理。
赵州东院西:赵州从谂禅师,此处可能指他的教诲地点或故事,暗示其智慧深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法薰所作的偈颂,以禅宗公案的形式表达禅意。"德山棒头短,临济喝声低",德山宣鉴和临济义玄是禅宗两位著名的禅师,棒喝是他们的教学方式。"棒头短"形容德山的教诲直接而简明,"喝声低"则描绘临济的顿悟引导更为内敛。这两句暗示禅宗注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非繁复的言辞。

"不伤物义句"进一步强调禅宗的实践重于理论,好的佛法不应伤害事物的本质,而是启发人的内心。"赵州东院西",赵州从谂是唐代禅师,他的"吃茶去"故事广为流传。此处可能暗指禅宗的传承与互动,东院西院代表不同的禅修场所,也可能象征着禅宗的内外之别或前后相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禅宗典故,传达了禅宗教育的核心理念:简洁、直接、不偏离事物本质,以及师徒间的传承与互动。

收录诗词(343)

释法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六十八首(其十九)

海上明公秀,赵州东院西。

不移毫发许,平步上云梯。

形式: 偈颂 押[齐]韵

偈颂六十八首(其十二)

巴陵三转语,钝置老僧门。

灵山无半句,报尽破庵恩。

形式: 偈颂 押[元]韵

偈颂六十八首(其五)

大雪满长安,春来特地寒。

新年头佛法,一点不相瞒。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接待

满甑熟炊无米饭,半途长接不来人。

但持此语诸方去,博得知音一笑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