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莲山诗

独迈青莲岭,超奇紫盖峰。

挂流遥似鹤,插石近如龙。

沙崩闻韵鼓,霜落候鸣钟。

飞花满丛桂,轻吹起修筇。

石蒲今尚有,采摘更相逢。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莲山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独特感受。首句“独迈青莲岭”,开篇即以“独”字点明诗人独自登山,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孤高情操。接着,“超奇紫盖峰”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将莲山之巅与紫盖峰相提并论,强调其非凡的壮丽景象。

“挂流遥似鹤,插石近如龙”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山间瀑布比作飞翔的白鹤,将山石插入云霄的形象比作腾空的巨龙,不仅展现了莲山的雄伟气势,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山川的灵动与活力。

“沙崩闻韵鼓,霜落候鸣钟”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独特的自然音响,沙石崩塌的声音如同深沉的鼓声,霜降之时似乎能听到远处寺庙的钟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飞花满丛桂,轻吹起修筇”描绘了山中花香四溢、清风徐来的景象,丛桂之花随风飘落,修长的竹杖在轻风吹拂下轻轻摇曳,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最后,“石蒲今尚有,采摘更相逢”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珍惜与向往,即使是在登山的过程中,也能发现并欣赏到大自然的馈赠,这种发现的乐趣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这首诗留给读者的深刻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莲山壮丽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巧妙抒发,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以及他们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

收录诗词(5)

萧总(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从军行二首(其一)

兵书久闲习,征战数曾经。

讲戎平乐观,学戏羽林亭。

西征度疏勒,东驱出井陉。

牧马滨长渭,营军毒上泾。

平云如阵色,半月类城形。

羽书封信玺,诏使动流星。

对岸流沙白,缘河柳色青。

将幕恒临斗,旌门常背刑。

勋封瀚海石,功勒燕然铭。

兵势因麾下,军图送掖庭。

谁怜下玉箸,向暮掩金屏。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从军行二首(其二)

黄河流水急,骢马远征人。

谷望河阳县,桥渡小平津。

年少多游侠,结客好轻身。

代风愁枥马,胡霜宜角筋。

羽书劳警急,边鞍倦苦辛。

康居因汉使,卢龙称魏臣。

荒戍唯看柳,边城不识春。

男儿重意气,无为羞贱贫。

形式: 古风

长安有狭邪行

威纡狭邪道,车骑动相喧。

博徒称剧孟,游侠号王孙。

势倾魏侯府,交尽翟公门。

路邪劳夹毂,涂艰倦折辕。

日斜宣曲观,春还御宿园。

涂歌杨柳曲,巷饮榴花樽。

独有游梁倦,还守孝文园。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饮马长城窟

北走长安道,征骑每经过。

战垣临八阵,旌门对两和。

屯兵戍陇北,饮马傍城阿。

雪深无复道,冰合不生波。

尘飞连阵聚,沙平骑迹多。

昏昏垄坻月,耿耿雾中河。

羽林犹角牴,将军尚雅歌。

临戎常拔剑,蒙险屡提戈。

秋风鸣马首,薄暮欲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