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邵长蘅所作的《哭亡儿土騄二首(其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活化的场景再现,展现了诗人对已故儿子深深的怀念与自责。
首句“遗编翻不忍”,诗人面对儿子留下的书籍,心中涌起难以抑制的悲痛,无法直视。接着,“转忆课经时”一句,回忆起过去教导儿子读书的情景,情感由哀伤转向温暖,流露出对儿子成长过程中的美好记忆。
“过爱翻成薄,求全屡受笞”两句,表达了诗人因过分宠爱儿子而产生的内疚感。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因为过于溺爱,导致儿子行为不当,自己多次受到责罚,内心充满了自责和痛苦。
“一灯寒夜影,十载膝前儿”描绘了夜晚灯火下,诗人与儿子依偎在一起学习的温馨画面,时间跨度长达十年,强调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最后,“辛苦成何事,酸心我不慈”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教育方式的反思和自责。尽管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最终却未能培养出理想中的儿子,内心的酸楚和对自己的不慈感到深深的愧疚。
整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展现了父母对孩子深沉的爱与复杂的情感纠葛,以及在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遗憾与反思,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