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旷却相随不相识,主翁翻作白头新。
桃花未见不曾失,拈出还成埋没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嵲的《凌云见桃花》。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淡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深刻体验。
首句“旷却相随不相识”中的“旷却”,指的是高远而又有些许隔绝的情形,“相随”则是指物与物之间的自然相伴。这里,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于周遭环境的一种超然和淡泊态度。
接着,“主翁翻作白头新”,“主翁”即是主人,即诗人自称,而“翻作白头新”则在于表达一种对岁月流转的豁达,似乎将时间的沉积视为一份新的开始。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年华老去持有一种超脱的心态。
第三句“桃花未见不曾失”,“桃花”常常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美好与短暂的象征,这里未见而不曾失,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美景的永恒向往和对即逝之物的珍惜。
最后,“拈出还成埋没人”,“拈出”指的是轻易地呈现出来,而“埋没人”则是说这种美好最终还是会被世事所掩盖。这里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和物是无常的深刻感慨。
整首诗以桃花为背景,展开了诗人对于自然、时间与生命的独到思考。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好诗。
不详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中秋是处已扬芳,篱下朝来欲破黄。
赖得雨荒兼早没,却能应候作重阳。
水畔平沙如积雪,滩心狠石似群牛。
如何夏日千雷怒,今作寒宵呜咽流。
乔林近水叶阴阴,萦石溪流自浅深。
隔水群山森夏木,白云楼起媚遥岑。
不雨经时气若焚,共欣疏点夜深闻。
平明忽捲重阴尽,可是风师待策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