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前日以鄙诗叙谢通判国博特垂宠和谨复依韵上答

夫子文章却异端,横流遏尽见平湍。

间于风雅能臻极,粹甚圭璋不假刊。

累句辄尝论盛美,赐篇还与作荣观。

起予自愧无商学,何敢言诗向杏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夫子的文章能够抵制异端思想,汹涌的潮流被他平息
他在文学和艺术上达到了顶峰,作品纯净如未经雕琢的美玉无需再加工
他经常评论文章的优美之处,所赐之篇章如同荣耀的景观
我自感在学问上无法与他相比,怎敢在杏坛前谈论诗歌

注释

文章:指学问、著作或诗文。
异端:指偏离正统的思想或观点。
横流:比喻社会动荡或潮流。
平湍:水流平稳,比喻文章风格平和。
风雅:指文学艺术的高雅格调。
圭璋:古代贵重的玉器,比喻优秀的作品。
累句:连续的句子,指文章。
起予:启发自己,古人谦辞。
杏坛:古代教育的象征,相传孔子讲学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对友人谢通判国博赠诗的回应,表达了对对方文才的赞赏以及对自己的谦逊。首句“夫子文章却异端”称赞对方的文章具有独特的风格,能够区别于流俗,显示出高超的艺术造诣。次句“横流遏尽见平湍”进一步比喻其文风平正,如江河直下,没有波涛汹涌,而是平稳流畅。

第三句“间于风雅能臻极”高度评价对方在文学上的精湛技艺,达到了风雅艺术的顶峰。第四句“粹甚圭璋不假刊”则以珍贵的玉器比喻其诗文的纯粹,无需雕琢修饰,自然出色。第五、六句“累句辄尝论盛美,赐篇还与作荣观”是对友人诗歌的赞美,认为他的佳作如同荣耀之观,令人赞叹。

最后两句“起予自愧无商学,何敢言诗向杏坛”表达了自己的谦虚,承认自己在学问上不如对方,不敢轻易评论诗歌,同时也暗指对方在诗坛的地位崇高,如同杏坛(孔子讲学之地)的学者。整首诗洋溢着对友人的敬仰和对自己才华的自省,体现了宋诗的典雅和谦逊之美。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某尝约才甫游双溪以连雨多事因循未果辱诗督行谨依韵和

共君曾约访烟霞,欲趁芳时物物嘉。

宿诺古人尝有诫,春游今我果成赊。

眼看日下无穷事,肠断风前已落花。

天气清明当趣驾,此诗先寄谪仙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某数年前蒙集仙盛公慰荐今方用是改官近以启事论谢伏辱长笺垂答因成短篇少抒感臆

淮边曾以此身归,每见尝宽使者威。

一昨荐章蒙首上,十年坠翼恰重飞。

功名未果时看剑,报效犹乖夜揽衣。

聊向短笺论感慨,更烦尊教宠寒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某蒙太守卢公惠酒因作诗以谢公子仇香遽赐光和复次韵叙事酬答

予怀天地惠何悭,赖有仁侯念拙艰。

尘土未尝轻俗状,风霜多为霁严颜。

兵厨美酿才嘉贶,子舍清吟继宠颁。

诗酒而今谐素嗜,更兼春雪满群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洪君然太博以元日刺字交驰卒不一见作诗相遗依韵和答

知君元日趁鹓行,双观云边耸百常。

拜表归来乘逸兴,跨鞍相就搅吟肠。

还同皇甫寻僧孺,却笑山公顾葛强。

我亦及门空刺字,不容高论听琅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