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其七)

台邑最褊小,徵粮视凤诸。

土狭赋独重,民困曷以纾。

台湾田一甲,内地十亩馀。

甲租八九石,亩银一钱输。

将银来比粟,相去竟何如。

纳粟弊多端,斗斛交相瘉。

折色比时价,加倍复何居。

凤诸虽厚敛,什百台版图。

垦多或报少,以羡补不敷。

台土瘠无旷,冲压且偏枯。

安得相均匀,丈轻三邑俱。

徵收同内地,含哺乐只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蓝鼎元所作的《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中的第七首,主要反映了当时台湾地区税收繁重,人民生活困苦的问题。诗中提到台湾地小赋税重,每甲田(约内地十亩)的租税高达八九石,而每亩田还要缴纳一钱银。诗人将银与粟比较,指出征收银两的弊端,如斗斛计量不准确导致互相抵消,折算成实物价值又远超实际,加重了农民负担。

诗人批评凤渚(可能指大陆税收政策)虽然征收额度大,但对台湾这样的贫瘠之地来说,实际上并未得到应有的照顾。垦荒上报产量时,有时会因不足而需要补缴,这使得当地土地资源更加紧张。诗人希望税收能更为公平,至少在垦荒税上能减轻一些,让台湾人民的生活有所缓解。

最后,诗人提出希望能将台湾的征税标准调整为与内地一致,让百姓能够稍微宽裕一些,享受一些安宁和富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台湾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对公正税制的呼吁。

收录诗词(15)

蓝鼎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其八)

郡东万山里,形胜罗汉门。

其内开平旷,可容数十村。

雄踞通南北,奸宄往来频。

近以逋逃薮,议弃为荆蓁。

此地田土饶,山木利斧斤。

移民迁产宅,兵之亦龂龂。

何如设屯戍,守备为游巡。

左拊冈山背,右塞大武臀。

既清逸贼窟,亦靖野番氛。

府治得屏障,相需若齿唇。

形式: 古风

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其九)

诸罗千里县,内地一省同。

万山倚天险,诸港大海通。

广野浑无际,民番各喁喁。

上呼下则应,往返弥月终。

不为分县理,其患将无穷。

南划虎尾溪,北踞大鸡笼。

设令居半线,更添游守戎。

健卒足一千,分汛扼要冲。

台北不空虚,全郡势自雄。

晏海此上策,犹豫误乃公。

形式: 古风

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其十)

台湾虽绝岛,半壁为籓篱。

沿海六七省,口岸密相依。

台安一方乐,台动天下疑。

未雨不绸缪,侮予适噬脐。

或云海外地,无令人民滋。

有土此有人,气运不可羁。

民弱盗将据,盗起番亦悲。

荷兰与日本,眈眈共朵颐。

王者大无外,何畏此繁蚩。

政教消颇僻,千年拱京师。

形式: 古风

信阳山行

历尽中州不计程,信阳已过更南征。

肩舆每傍山腰转,石径时临树杪行。

远岫横烟人早爨,深林激溜水长鸣。

尘埃不到居堪卜,役役空惭志未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