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罗鄂州二首(其一)

相望才信宿,一出尚徘徊。

谁谓坚高处,真成竭蹶来。

人情伤蹭蹬,学力讳迟回。

欲火焚林去,如何水一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相互守望只一夜,出门还犹豫不决。
谁曾想在高峻之地,如今却步履维艰。
世态炎凉令人沮丧,学问之路忌讳拖延。
心中燃烧的热情如烈火,却只能以一杯水浇灭。

注释

相望:相互守望。
信宿:一夜。
出:出门。
尚:还。
徘徊:犹豫不决。
坚高处:高峻之地。
真成:如今却。
竭蹶:步履维艰。
人情:世态炎凉。
蹭蹬:沮丧。
学力:学问。
讳:忌讳。
迟回:拖延。
欲火:心中的热情。
焚林:烈火。
去:消灭。
如何:却只能。
水一杯:一杯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次韵答罗鄂州二首(其一)》。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与友人罗鄂州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诗人自身的境遇和感慨。

首句“相望才信宿,一出尚徘徊”,描绘了诗人与罗鄂州虽仅分别两夜,但离别时仍依依不舍,迟迟不愿离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不舍。

接下来,“谁谓坚高处,真成竭蹶来”暗示了诗人经历了一些困难或挫折,原本以为在高位或有所成就的地方,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境,这让他深感疲惫和艰难。

“人情伤蹭蹬,学力讳迟回”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感叹人生道路的坎坷,学术上的进步也因种种原因而停滞不前,流露出一种失落和无奈的情绪。

最后两句“欲火焚林去,如何水一杯”以强烈的对比结束,诗人比喻自己的热情如烈火,想要一鼓作气,但现实却如同一杯冷水,浇灭了他的冲动,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当前处境的困惑和无力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复杂心境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胡季履复荆门故宅

镜里枯疏雪点毛,笔端凌乱雨浮膏。

侵疆稍稍龟阴复,作堵渠渠鸿雁劳。

乔木有孙关国体,故基能筑是人豪。

自言书就堪□□,谁谓先公论太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次韵答蜀人薛仲章

只怜久病刘公干,不羡多驺邓仲华。

解寄长年新句法,颇思前夜好灯花。

自离窗外千秋雪,长看天西一色霞。

想见疏桐凉月下,幽鸿无伴立寒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谢处州乡人二首(其二)

黄花和露作深秋,志士临风惜壮猷。

靡靡道途空接淅,摇摇心事剧悬旒。

儿时种木今盈抱,老去还家莫漫游。

侧耳乡书上霄汉,圣朝宾贡似成周。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次韵谢处州乡人二首(其一)

听说江湖万里身,十年流转狎波神。

乡心只羡秋鹰急,世味如何臈蚁醇。

耳识吴音疑故旧,眼看南士觉尖新。

袖中诗句清如许,何啻他乡见似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