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碧山草堂图送喜笑云

中国有碧山,扶桑有碧山。

碧山碧山随处有,是何人合栖其间。

上人何年辞海峤,每望白云东向笑。

松枝西指月苍凉,岁晚天寒翠蛟叫。

有佛处,不得住,草堂更在云深处。

碧山县知不负吾,一锡凌空窅然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释妙声的《题碧山草堂图送喜笑云》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以碧山为背景,寓言深远。诗中通过碧山的反复出现,象征着修行者心中的宁静与超脱。上人(僧人)离开海外的山岭,时常仰望东方的白云,流露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松枝指向月亮,营造出一种冷寂而苍茫的意境,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自然的变迁。

“有佛处,不得住”表达了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即使在有佛法的地方,也不能停留太久,暗示着修行者的行脚生涯和对更高境界的追求。草堂深藏云雾之中,进一步突显了其隐逸的生活状态。最后,诗人以“碧山县知不负吾,一锡凌空窅然去”表达对碧山的信任和对自己修行道路的坚定,形象地描绘了僧人持锡远行的画面,给人留下悠远而深沉的印象。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寄寓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禅宗诗歌的独特韵味。

收录诗词(227)

释妙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僧归日东

万里求师踰绝海,齿发渐非心不改。

东土山川异昔游,中朝师法今犹在。

故山弟子忆归期,摩挲西指苍松枝。

南宗密印已亲授,莫道大唐国里无禅师。

形式: 古风

张仲和放白龟

有龟有龟白玉质,遵养时晦逢时出。

形躯虽小甚有神,岂是吾人袖中物。

清流为国莲为宫,朝夕下上复西东。

庙堂巾笥閟朽骨,岂若曳尾于涂中。

张公放之殊不意,涉波直与长川逝。

三十年间事反覆,公今寿考身无事。

君不见以龟支床足,南方老人寿千岁。

形式: 古风

落花叹

朝见红白花,莫见青葱树。

不愁花落总如泥,但惜人生不如故。

滋兰公子江南客,再拜东皇留不得。

九州尘土浩茫茫,付与杨花作春色。

东溪野花自忘机,坐对落花吟夕晖。

犹闻叶上黄鹂语,不信东家蝴蝶飞。

形式: 古风

阎骧云壑图

白云冉冉生幽壑,烟草芊眠春漠漠。

绕屋杉槠一万章,排云瀑布千寻落。

我家住在三江口,山水娱人不知久。

空翠常沾几上书,江花每落杯中酒。

主爵郎中非画师,有孙曰骧仍似之。

君家浑东那有此,应写江南寄所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