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仙岩

削云千丈倚苍崖,箭括通天一窍开。

草树阴森藏洞府,烟霞缥缈护楼台。

白云已向空中去,黄鹤时闻月下来。

欲问仙翁借筇杖,凌高长啸望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雅琥的《刘仙岩》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首句“削云千丈倚苍崖”,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峰之高峻,仿佛直插云端,与苍茫的山崖相依,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箭括通天一窍开”一句,运用比喻,将山峰比作指向天空的箭矢,其顶端仿佛有一个豁口,通向天际,进一步强化了山峰的高耸和神秘感。

“草树阴森藏洞府,烟霞缥缈护楼台。”这两句通过对比,一方面描绘了洞府隐藏在茂密的草木之中,隐秘而神秘;另一方面,楼台则被轻纱般的烟霞所环绕,显得飘渺而梦幻。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也暗示了某种超自然的存在或活动。

“白云已向空中去,黄鹤时闻月下来。”这两句继续深化了仙境的主题,白云飘散,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黄鹤的传说,以及月光的降临,则增添了诗中的浪漫色彩和神秘气息。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融入了神话元素,使得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和生动。

最后,“欲问仙翁借筇杖,凌高长啸望蓬莱。”表达了诗人渴望接近仙境、探寻神秘的愿望。他想要向仙翁借取筇杖,这是一种登山用的拐杖,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站在高处长啸,向着传说中的蓬莱仙境望去,既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寄托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与浪漫色彩的仙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超凡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39)

雅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琥字正卿。尝家於衡鄂,登天历第。初名雅古,文宗御笔改为,授奎章阁参书。至元间,行中书,调选广西静江府同知。比上其名,中书正奏授高邮。时广西多寇盗,而琥母老,即移家归武昌待次。马中丞伯庸作序送之,朝士因各为歌诗以美其行,傅广文与砺有句云:“忽闻除书双及门,老亲白发生颜色。”後历官至福建盐运司同知

  • 籍贯:可温

相关古诗词

武夷山

九曲溪山紫气分,千年来驻武夷君。

仙家开宴人曾遇,天乐留音世未闻。

鼓石日华腾凤彩,剑波霞影动龙文。

棹歌便欲寻岩壑,画里先开万叠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留别金门知己

野马脱羁鞅,倏疑天地宽。

临风一长鸣,风吹散入青冥间。

颇如鲁仲连,蹈海不复还。

又如安期生,长留一舄令人看。

江南浩荡忽如海,落日照耀浮云关。

既不能低眉伏气摧心颜,诡遇特达惊冥顽。

又不能抱书挟策千万乘,调笑日月相回盘。

匡庐迢迢接仙山,仙翁泛若秋云间。

长松之阴引孤鹤,望我不见空长叹。

采铅天池津,饮醁桃花湾。

苍梧倒影三湘寒,赤城霞气生微澜。

鲸鲵翻空海波赤,晓色欲上扶桑难。

人间之乐兮诚不足恃,何如归卧栖岩峦。

栖岩峦,卧岩穴。

夜半天风吹酒醒,犹有西溪万年月。

形式: 古风

舞姬脱鞋吟应制

吴蚕八茧鸳鸯绮,绣拥彩鸾金凤尾。

惜时梦断晓妆慵,满眼春娇扶不起。

侍儿解带罗袜松,玉纤微露生春红。

翩翩白练半舒卷,笋箨初抽弓样软。

三尺春云入手轻,一弯新月凌波浅。

象床舞罢娇无力,雁沙踏破参差迹。

金莲窄小不堪行,自倚东风玉阶立。

形式: 古风

裴公亭吟

朝游鸿濛津,暮出天坛东。

手把天符书,笑逐黄眉翁。

翁行宛若飞空龙,倏烁万里生星虹。

翻然为我一挥霍,楼观尽入青冥中。

是中泉石秋玲珑,泉下禹穴沧溟通。

长林月色散轻雾,潭影下烛玻瓈宫。

坐来况值青春暮,一日千蛾献歌舞。

水殿风翻凤髓香,浓绿迢迢出廊庑。

宫墙亦有裴公亭,溪毛映水连钱青。

饮酣起舞岸巾啸,太行落日春冥冥。

太行西来几千里,我自南来浙江水。

浙江潮回不寄君,只忆横空紫烟起。

岸烟起,空氤氲,不烦击石呼将军。

我行慷慨谢公去,更欲长揖南溟君。

会稽山上落花里,扶携醉入千峰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