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生角人难措,石火电光须密布。

假饶烈士也应难,懵底那能解差互。

形式: 偈颂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比喻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以及英雄主义的独到见解。

“虎头生角人难措”,开篇即以虎头生角这一荒诞不经的景象,暗示了某种超乎常理的存在或现象,引发读者对现实与非现实、可能与不可能界限的思考。虎头生角,本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因此“人难措”——人们难以理解或应对这样的情况,隐喻着对未知或超乎寻常事物的困惑与无力感。

“石火电光须密布”,进一步将笔触延伸至时间与速度的极致对比。石火与电光,皆为极短瞬间的事物,却要求“密布”——密集地、连续不断地展现。这不仅描绘了一幅时间快速流逝、瞬间变化无穷的画面,更寓意着生命中珍贵而短暂的美好时刻需要被珍惜与把握,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与紧迫性。

“假饶烈士也应难”,在此转折中,诗人将话题转向了英雄与理想主义者。即便是被视为英勇无畏的“烈士”,面对某些极端或超乎想象的情况,也可能感到力不从心。这句话表达了对英雄主义的深刻反思,指出即便是最勇敢的人,在面对超越人类认知极限的挑战时,也会感到困惑与无力。

“懵底那能解差互”,最后两句则直指内心的迷茫与不解。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人们往往难以找到答案,内心的疑惑与不解如同无法解开的谜团。这不仅是对个人内心的探索,也是对社会、宇宙乃至存在的普遍疑问的反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人类在面对超乎寻常的现象、时间的流逝、英雄主义的局限以及内心的迷茫时的种种感受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世界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

义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于清风楼斋坐久举目忽睹日光豁然顿晓而有偈

清风楼上赴官斋,此日平生眼豁开。

方信普通年远事,不从葱岭带将来。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三种病人颂

盲聋喑哑格调高,是何境界自担荷。

昔日曾向玄沙道,笑杀张三李四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浮石寺

滟滟霞光映碧流,潭湾深处有龙湫。

危楼百尺临江渚,石在波心千古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罗昭谏新建小楼

结构叨凭柱石材,敢期幢盖此徘徊。

阳春曲调高难和,尽日焚香倚隗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