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今日山头云欲举。青蛟素凤移时舞。
行到石桥闻细雨。听还住。风吹却过溪西去。
我欲寻诗宽久旅。桃花落尽春无所。
渺渺篮舆穿翠楚。悠然处。高林忽送黄鹂语。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福建道中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今日山头云欲举”展现了山间云雾缭绕的动态美,仿佛云彩在山巅蠢蠢欲动,预示着天气的变化。接着,“青蛟素凤移时舞”运用了龙凤的意象,增添了神秘而祥瑞的气息,云彩如龙凤般在山头翩翩起舞。
“行到石桥闻细雨”描绘了诗人行走在石桥上,恰好遇到细雨飘落,声音清晰可闻,他驻足倾听,似乎被这宁静的氛围所吸引。“风吹却过溪西去”则写出了风的轻柔,将雨声带往溪流的另一边,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下片转向诗人的内心感受,“我欲寻诗宽久旅”表达了诗人想要借诗来排遣旅途的孤独和疲倦,然而“桃花落尽春无所”又暗示了春天已逝,景色虽美,却无心欣赏,流露出淡淡的哀愁。随后,“渺渺篮舆穿翠楚”描绘了诗人乘坐竹轿穿行于翠绿的山林之中,心境更加悠然。
最后,“高林忽送黄鹂语”以黄鹂的鸣叫为结,既点明了环境的静谧,也寓言了诗人内心的片刻宁静,使得整首词在描绘景致的同时,也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南轩面对芙蓉浦。宜风宜月还宜雨。红少绿多时。
帘前光景奇。绳床乌木几。尽日繁香里。
睡起一篇新。与花为主人。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
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去年长恨拿舟晚。
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
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超然堂上闲宾主。不受人间暑。冰盘围坐此州无。
却有一瓶和露、玉芙蕖。亭亭风骨凉生牖。
消尽尊中酒。酒阑明月转城西。
照见纱巾藜杖、带香归。
十年花底承朝露。看到江南树。洛阳城里又东风。
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胭脂睡起春才好。
应恨人空老。心情虽在只吟诗。
白发刘郎孤负、可怜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