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将领郑两的英勇事迹与赫赫声名。首句“建牙开府黑山东”,以“建牙”、“开府”等词展现郑两在黑山东部建立军府,开疆拓土的壮举。接着,“此日声名在五戎”一句,点明其在边疆的名声远播,威震五戎。
“苜蓿花浓宛马健,蒲萄酒熟戍楼空”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映衬出边疆的辽阔与郑两军队的强盛。苜蓿花开得繁茂,宛马(即骏马)健壮,蒲萄酒香醇,戍楼却显得空旷,暗示战事已平,将士们可以暂时休憩。
“风高吐鲁惊传箭,雪满蓬婆竞挽弓”则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险峻环境与郑两军队的英勇。在高风中,箭矢呼啸而过,显示了战场的紧张与激烈;在皑皑白雪覆盖的蓬婆山,将士们仍紧握弓箭,准备随时应战。
最后,“生入玉门班定远,何人重报月氐功”两句,将郑两与汉代著名边疆将领班定远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郑两功绩的肯定与敬仰。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即谁会是下一位能够报答月氐族恩情的人,暗含对郑两未来功业的期待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场景的生动描绘和对郑两英勇事迹的赞颂,展现了清代边疆将领的豪迈气概和国家统一安定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