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杂诗四首(其三)

卢沟晓月堕苍烟,十二门开日色鲜。

海上神仙非弱水,人间平地有钧天。

宝幢珠珞瞿昙寺,豪竹哀丝玳瑁筵。

春雨如膏三万里,尽将嵩呼祝尧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大都(今北京)清晨的独特景象与氛围。首句“卢沟晓月堕苍烟”以卢沟桥的晓月映照在苍茫烟雾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意境。接着,“十二门开日色鲜”则展现了大都城门在朝阳下开启的壮丽景象,阳光洒满大地,色彩鲜明。

“海上神仙非弱水,人间平地有钧天”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对比,表达了对人间仙境的向往。弱水是传说中的仙水,此处用来形容海上仙境;而“钧天”则是指神话中天帝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人间的繁华与美好。

“宝幢珠珞瞿昙寺,豪竹哀丝玳瑁筵”描绘了寺庙与宴会的场景,宝幢珠珞象征着佛教圣地的庄严与华丽,豪竹哀丝则描绘了宴会上音乐的多样与情感的丰富,玳瑁筵则暗示了宴会的奢华与精致。

最后,“春雨如膏三万里,尽将嵩呼祝尧年”以春雨滋润万物,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人民的幸福,通过“嵩呼”这一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仪式,表达了对国家长治久安、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都清晨景色、宗教场所、宴会场景以及自然现象的描绘,展现了元代大都的繁华与文化气息,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24)

宋本(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都杂诗四首(其四)

形势全燕拥地灵,梯航万国走王城。

狗屠已仕明天子,牛相宁知别太平。

玄武钩陈腾王气,白麟赤雁入新声。

近来朝报多如雨,不见河南召贾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殿试罢赋

玉堂松桧带晨霞,遥望宸严共拜嘉。

逢掖诸生袍立鹄,未央清问墨翻鸦。

扶摇九万风斯下,礼乐三千日未斜。

从此君王识名姓,烟波惭愧旧渔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奉旨降香天妃谢翰林诸公赠诗

皇帝甘泉受计时,宝奁亲授走冰夷。

今朝朝著张骞出,后夜天文李合知。

云绕勾吴分贝阙,春生英簜下龙墀。

深惭礼乐光华外,剩得曹刘祖道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山水翁

野屋不知今世,山色似含古春。

岑寂浑无啼鸟,荒寒略有行人。

形式: 六言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