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故人今在承明庐,不愧昔年行秘书。
亲随相臣侍玉陛,肯效学士焚银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昔日的同僚如今身居高位,不再像过去那样默默无闻,而是成为了朝廷中的重要人物。诗人通过“承明庐”、“秘书”、“玉陛”、“学士”、“银鱼”等词语,巧妙地展现了这位朋友身份的变化与地位的提升。
“故人今在承明庐”,开篇点出友人如今的地位,承明庐是古代官署名,常指宰相办公的地方,暗示友人已步入高层。“不愧昔年行秘书”,说明友人在过去担任过秘书一类的职务,处理文书工作,但并未因此而感到羞愧或后悔,反衬出其从容自信的态度。“亲随相臣侍玉陛”,进一步描述友人现在作为宰相的随从,亲自侍立于皇帝面前,地位显赫。“肯效学士焚银鱼”,以“学士”指代文职官员,“银鱼”则是古代文官的一种标志,此处用以形容友人不愿像一般文官那样默默无闻,而是追求更为显赫的地位和权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对朋友成长变化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成就的欣赏与敬佩。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赠别或怀念之作。
不详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佩玉鸣珰居直庐,黄麻紫诰不停书。
春来中使传宣入,内苑看花更钓鱼。
赐宴曲江归路遥,杏花如锦玉骢骄。
旁人莫讶不成醉,明日谢恩须早朝。
银河星度月流辉,来傍天孙织锦机。
不道九霄风露冷,夜深催换紫绡衣。
香车齐向内家迎,一朵宫花下殿行。
自是和鸣应钟吕,凤仪原不为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