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怀项朴庵

长铗悲弹负壮游,京华倦客又扬州。

西风昨夜他乡梦,明月故人何处楼。

石塔钟残枫叶暝,瓜州棹远荻花秋。

幽窗一点寒灯影,徙倚阑干生暮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长剑悲凉地弹奏着失意的旅行曲,京城的疲倦旅人又漂泊到了扬州。
昨夜西风吹过异乡梦境,明月照耀下,老朋友会在哪座高楼?
古老的石塔钟声在秋日黄昏中回荡,瓜洲的船儿驶向远方,满眼是秋天的荻花。
幽静的窗户映着一盏寒灯的光影,倚着栏杆,傍晚的忧愁油然而生。

注释

长铗:古代剑的别称,这里指代诗人失落的心情。
壮游:豪迈的旅行,此处暗指诗人过去的辉煌岁月。
京华:京城,指当时的首都。
他乡:异乡,指诗人当前所处之地。
故人:老朋友。
石塔钟:古塔上的钟声。
瓜州:地名,在今江苏扬州附近,古代为渡口。
徙倚:徘徊,来回走动。
阑干:栏杆,这里指窗户边的扶手。
暮愁:傍晚时分的忧郁情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一斋的《维扬怀项朴庵》,表达了作者在异乡扬州怀念旧友项朴庵的深深情感。首句“长铗悲弹负壮游”以长剑比喻壮志未酬的失落感,流露出对往昔豪情壮志的追忆和如今不得施展的哀叹。次句“京华倦客又扬州”点出诗人作为京城归来的疲倦旅人,再次来到扬州,更增异地为客的孤寂。

“西风昨夜他乡梦”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异乡做着与故人相关的梦境,暗示了对友情的深深思念。“明月故人何处楼”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念,借明月和远方的楼阁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石塔钟残枫叶暝,瓜州棹远荻花秋”通过描绘石塔钟声、落叶和远处的船影,营造出一种凄清的秋景,寓言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遥远,以及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幽窗一点寒灯影,徙倚阑干生暮愁”以窗内孤灯和栏杆上的徘徊,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内心的落寞与愁绪,将怀人之情推向高潮,展现出浓郁的离别之愁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3)

陈一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溪亭次汪桐阳

空亭明远嶂,老树黯馀矄。

野兴临流坐,秋声入夜闻。

渔归孤棹月,鹤睡一松云。

记得前溪路,人家两岸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刘蒙川

春草征帆远,春江落日程。

瘴乡官是客,儒服老谈兵。

海阔龙无影,山空凤不鸣。

梅花东阁路,悽断故人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金刀劈破紫穰瓢,撒下丹砂数白粒。

形式: 押[缉]韵

沁园春(其六)

春事方浓,寂寞此君,谁相品题。

到僝桃僽李,鸠边雨急,埋薇瘗药,燕外泥肥。

鸟影舒炎,黄埃涨暑,又过绿阴青子时。

夫然后,向猷家载酒,诩室题诗。风标如此清奇。

叹世俗炎凉真可悲。

看眼空凡木,云霄直上,心交古干,霜雪相依。

弹压溪山,留连风月,红紫纷纷谁似之。

人间世,这澹中风味,儿辈争知。

形式: 词牌: 沁园春